金融市场开放既要反右也要反左
■经世济民 |
中国金融市场的真正风险是不对内开放,不建立内生的竞争机制,把对外开放与行政管制奉为银行改革的法宝,其结果必然是金融控制权逐步丧失。
张宏良先生的《控股中国银行——劫难第一单》最近极为热门,我赞赏张宏良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但非常担心这样的文章会掀起民粹主义的狂潮。
在金融业开放过程中,我们既要反左,又要反右。
所谓左,就是以民粹主义情绪阻止对外开放。中国金融业必须对外开放,这既是加入WTO时的承诺,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之后的必然之路。在看到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时候,我们也要看到工行、招商等银行正在周边国家与非洲等地区大力开疆拓土。
中国银监会刚刚发布的《银行控股股东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取消了对外资控股中国银行的比例限制,稍嫌粗忽。新的《银行控股股东监管办法》第10、12、15条规定,外资控股国内银行需要银监会审批,另据商业银行法规定,无论境内什么银行,股权变化5%以上都需要银监会审批。
事实上,目前我国外资控股的银行只有深发展与广发行两家,其他大型国有银行都是国资控股。管理层对外资控股保持非常的警戒心,而银监会等有关管理层对此的控制非常严格。这两年,政府的金融中心工作是做大金融机构的市值,防止国家丧失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金融机构的控制权。银监会的征求意见稿被市场会错了意,遭到炮轰,纯属多情的误会。
所谓右,则是以为非外资进入不足以拯救中国金融机构,股权小卖小得利,大卖大得利,恨不得中国金融机构一夜之间改姓他人之姓。这样的做法在现实中也有很多,以前银监会规定股权转让对于外资的格外施惠,各大银行在股权转让中眼睛只盯着外资大股东,对国内资本极尽歧视,就是典型的例子。
真正应该考虑的是,为何国内反对开放的情绪如此高涨,这绝不是国内投资者的非理性,而是他们在投资过程中遭受到了严重的不公待遇,加剧了市场对外资、对政策的敌对情绪。因此,对于政策的夸张解读受到民众欢呼,一句小民不可理喻绝不能解释深层次的社会心理。
民粹风险的始作俑者正是实行对内对外开放不平等政策的管理层。中国金融市场的真正风险是不对内开放,不建立内生的竞争机制,把对外开放与行政管制奉为银行改革的法宝,其结果必然是金融控制权逐步丧失。
首先,金融机构迟迟不对内开放,到目前为止,对内开放仅局限于农村信贷,而且不能吸储,摆明了是希望民间资本为政府在农村信贷市场的控制解围。当然,说政府从未对内开放也不符合事实,在城市商行与农商行的改革过程中,均有吸引内资的例子,但内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基本上只有投资权没有控制权与受益权,这就导致投资者利益短期化,如投资之后又借出大量资金,利益私相授受,这反过来给予管理层口实,更加收紧对内资的开放程度。
其次,对外出让股权时让利过多。张宏良先生所说的2005年6月美国银行投入中国建设银行30亿美元,短短2年后的今天,美国银行的直接和潜在获利已达到320亿美元,足以抵消该行在次贷危机中损失的近40亿美元,确实是事实。不仅美国银行,其他入股中国金融机构的战略投资者莫不获得丰厚回报。在资产管理公司处理银行坏账时,向外资所出售的资产包价格之低,甚至连公司内部的人都拍案而起。
对金融机构再次贱卖的担心并非多余,由于缺乏内生的竞争机制,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没有显著好转,如果这些公司无法抵御经济下行周期的考验,惟一的办法就是再次引入外资,冲销水面下的巨大坏账。
闭关锁国没有前途,一味依赖外资风险更大。对民资的封锁、对国内资金的盘剥正在引发大家所不希望看到的反应,那就是民粹主义与强行开放这两种最不安全的因素,并存于我国的金融市场。所谓民粹,是内外开放不公平市场的另一种背书而已。
(作者为《每日经济新闻》评论员)
(责任编辑 蔡军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