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金钱

文学是理想的,金钱不一定都是。

责任编辑:朱又可

(本文首发于2017年10月19日《南方周末》)

文学是理想的,金钱不一定都是。不过,从事写作的人有时也会需要一点钱,空肚子不总是能写优秀的诗歌。有些人出书发财了,有些人出版好的作品但是一辈子很穷,死后才慢慢成功。尼采生病之前,没有出版社想出版他的哲学观点,最后他用自己的工资来出版自己的著作,包括他非常深刻的诗歌。尼采发疯了以后,别人帮助他出名。不过,他根本不知道他绝对的思想、了不起的德文找到了读者。最终,除了康德以外,他成为了20世纪末最重要的哲学家。可怜的尼采!

德国人有一个口号:精神上的“工作”应该是无偿的。因此德国的学校,包括大学,不收学费,文学活动经常不需要门票。连民间的文学活动也可能没有稿费,主人只请他的客人吃饭。

那么,如果文人们白努力,他们靠什么过日子呢?看情况。先看一些例子吧。从1990年代初开始,原来住北京的诗人杨炼越来越多到德语国家创作他的诗歌与杂文。有一次斯图加特美丽的“孤独堡”(Academy of Loneliness)请杨炼和他的妻子做驻院诗人(poet in r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