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胶关:触摸中国经济跃动脉搏

五年,只不过是百年海关中的沧海一粟,但从青岛海关进出口商品数据变化,则可以触摸到中国经济跃动的最新脉搏。

责任编辑:曹海东 于冬

胶海关旧址。(青岛海关供图/图)

五年,只不过是百年海关中的沧海一粟,但从青岛海关进出口商品数据变化,则可以触摸到中国经济跃动的最新脉搏。

“解放军进城了。”那年端午节刚过,在胶海关工作一年多的张侃,清晨时就被屋外的脚步声吵醒。

1949年6月2日的那一幕,时常萦绕在94岁的张侃老人心头。如今,张侃已从丹东路搬到团岛。他住的房子,依旧是上世纪建造的海关家属院,石上青苔,墙壁斑斑。

他是一位历史的见证者。

在张侃老人的眼中,一切仿佛昨天却又恍如隔世:不仅外贸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连通关程序和监管工具都变得陌生。历史的加速度继续以五年为周期运转着。

与时代一起跃动的商品

望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以集装箱的方式进进出出,老人思绪又回到1949年。

就在解放军进驻后的第二天,25岁的张侃像往常一样,穿过马路,进入那栋深灰色的办公大楼,在大楼东侧的平台上,他见到了军代表及其助理。

“新中国发展经济肯定还需要这些人,所以心态平稳地迎接解放。”张侃回忆说,共产党实行的海关职员原职、原薪、原封不动的“三原”政策更能让他们心安。随后,胶海关也被正式更名为青岛海关。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一穷二白”,进口物资以钢材、橡胶等工业物资和化肥等农用物资为主,出口物资则以粮食等初级农产品为主——尽管当时国内粮食紧缺。1982年,赵宏坤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青岛海关工作,对海关历史颇为熟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