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创新孕育科技创新
要激发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至关重要,政府应该以有能、有为、有效、有爱的有限政府为目标推进改革,起到维护和服务的作用。
责任编辑:冯禹丁 温翠玲
(本文首发于2017年10月12日《南方周末》)
要激发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至关重要,政府应该以有能、有为、有效、有爱的有限政府为目标推进改革,起到维护和服务的作用。
创新为何会在此时成为国家战略
南方周末:中国为什么会在这样的阶段提出创新国家战略?如何确定已经到了要靠创新来驱动发展的阶段?
田国强:中国已进入到从大国向强国崛起的关键历史阶段。国家之间的竞争,特别是强国间的竞争,就是资源的竞争、制度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和话语权的竞争,其中最关键的是制度和人才的竞争。中国的改革开放近40年取得巨大成功,实现了要素驱动下的长期高速经济增长,但已不足以支撑中国实现从大国向强国的崛起。这是由于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要素驱动红利导致增长中枢下移。
未来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发展需要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要素的作用依然不可或缺,只是不能再过多地依靠规模投入,而是靠技术创新进步引领,而这又要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变革,尤其是土地制度、人才制度和金融制度方面的改革深化,使土地、人力、资本这三大基本要素在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驱动下自由流动、优化组合,进而实现效率提升和创新激活。
陈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提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新常态的第三个特征就是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我认为,创新驱动和双创讲的是同一件事情,就是中国经济要转型。转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来自供给这一侧的动力,企业家精神就是我们讲的供给这一侧的动力,也就是创新。我们现在有很多体制性、政策性的障碍在制约供给侧动力的形成,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激发和形成供给侧结构性动力,经济活力的源头就是创业创新。
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
南方周末:创新究竟源自哪些因素?政府角色、政商关系和制度环境应该怎样构建?中国在过去30年间形成了一些创新亮点地区,比如深圳,为什么?
陈宪:首先是创业创新的主体—&mdas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