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川有天下人

包括张贤亮在内,这些各地移民是如何在银川平原上落地生根的?让我们追溯前尘,讲述他们悲欢离合的故事。

责任编辑:杨嘉敏

秋天的银川,黄河岸贺兰段一片金色,成片的水稻已经开镰收割,好一派塞上江南的景色。(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0月5日《南方周末》)

张贤亮在书中回忆起初到宁夏时的情景:“那时,我在宁夏农村举目望去,几乎无一不是古代场景的再现……农业劳动……洋溢着原始的淳朴。”

包括张贤亮在内,这些各地移民是如何在银川平原上落地生根的?让我们追溯前尘,讲述他们悲欢离合的故事。

如今,石小元已过耳顺之年,对自己的一生仍不无感慨。1958年,他随父母从北京来到银川,至今记得火车停靠在银川站时的情景:窗外没有站台,只有大片白花花的盐碱地。

1958年9月22日,遵照文化部的指示,中国京剧院四团全团由北京迁至银川,成立宁夏京剧团。石小元的父亲石天是当年的第一任团长。中国京剧院四团,又称“老四团”,麾下有李鸣盛、班世超、殷元和等京剧名角。在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他们曾以《闹龙宫》一剧获得舞蹈一等奖,许多演员分别获得了罗马尼亚“星”勋章、波兰“金十字”勋章、捷克斯洛伐克“伏契克”奖章和“反坦克”奖章。

几十年后,这些人的子女大都留在了银川,过着普通银川市民的生活。退休前,石小元是宁夏京剧团的副团长,妻子则在老年大学教京剧班。家中的一面墙上,挂满了宁夏京剧团演出的照片,有些已经微微泛黄。

“前两天刚刚送走班世超先生。”石小元面色凝重地说。班世超,富连成科班出身,曾随李少春、梅兰芳演出,驰名京津沪。随中国京剧四团来到宁夏后,先后在石嘴山京剧团和宁夏京剧团工作。

“可以说,当年支宁的那批老艺术家基本都不在了,”石小元说。

当年与中国京剧院四团一起支宁的还有歌舞团、话剧团和杂技团等。除了一些秦腔戏班子,宁夏如今上规模的文艺团体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支宁的产物。银川市文化东街上曾有一座大杂院,被当地人称为“文化大院”。里面住的都是支宁文艺团体的演员。对石小元来说,每天清晨,吊嗓子、练声、压腿、翻筋斗的场景,伴随着他的大半生。

老城西南角有个上海新村

与石小元一样,今天很多的银川本地人都是父母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或自治区成立前移民来的。当时,为了发展宁夏,国家不仅动员解放军就地转业、复原,还有计划、有组织地抽调大批干部、职工来到宁夏。据《中国人口·宁夏分卷》统计,仅1950-1957年,平均每年就有3.6万人迁入宁夏,这其中迁移到银川的人口占了绝大部分。

位于银川老城区西南角的“上海新村”是当年上海移民的聚居群落。在这片多少有些破落的老小区周边,至今能看到旗袍店、杭帮菜和乡谣酒吧。小区里还有操着上海话的老人,经过一爿改衣服的小店,让人恍然以为走在上海闸北的老城区里。

1958年11月,8岁的孙永保随母亲徐旭英从上海来到银川。徐旭英是上海五金厂的职工,为帮助宁夏建设自己的工业体系,国家决定将一批厂矿整体搬迁到宁夏,徐旭英就是随厂搬迁的一员。

几十年的日子宛如一梦,直到晚年,徐旭英才说服自己:把这把老骨头留在银川的土地上。不过对于在银川长大的孙永保来说,偏僻的银川却早已比千里之外的上海滩更像是故乡了。

小时候,孙永保常去唐徕渠陌上玩,在那里朝东望去,银川城尽收眼底:沧桑雄浑的西塔和北塔,高高矗立在城西和城北。坐落在城郭四周的是四个城门楼,维系着断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