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种谈判药品纳入医保 药企开启以价换量模式
为节省医保基金,国家医保谈判和动态调整目录将成为新常态,这对药企也是把双刃剑,降低药价,提升销量,并可提前进入医保目录,需要药企好好算算账。
为节省医保基金,国家医保谈判和动态调整目录将成为新常态,这对药企也是把双刃剑,降低药价,提升销量,并可提前进入医保目录,需要药企好好算算账。
9月1日起,最新的2017年版国家药品目录开始执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5日共有21个省(市、区)公布了新版医保目录调整方案或执行国家目录,其中包括国家医保谈判入选的36个品种。
“在处方药医保支付中,医药费用增长过快,对医保资金造成压力,但同时又要满足患者用药需求,所以医保谈判(降价)势在必行。”不久前在某行业论坛上,国家卫计委一位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这意味着,药企开始进入以价换量的新生态,首当其冲的是上述36个品种。中金研报预测,未来国家医保谈判将会提速。
药企是否能够承受?在国信证券医药研究员江维娜看来,药企能接受医保谈判降价,必然有自己的测算,能否实现放量主要取决于降价幅度、药品临床效果、市场空间、市场竞争格局等因素,其中,阿帕替尼、康柏西普、替格瑞洛、阿利沙坦酯等,有潜力成长为年销量10亿-20亿元的品种。
开启以价换量
近日,北京、江苏、湖北、湖南等15省市陆续宣布执行2017年国家新版医保目录,并将36种谈判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海南、贵州等6省市公布了医保目录调整方案,按照2017年国家新版医保目录,对乙类药品调入或调出,目前尚未最终定稿。
从各省份发布情况看,目前确定了36个国家谈判品种的先行自付比例,西药品种平均自付比例10%-30%,中药品种30%。如河北省36个品种中,治疗肿瘤的15种西药,个人先行自付比例全省统一暂定为20%,其余21种药品个人先行自付比例由各统筹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确定。
以治疗乳腺癌的曲妥珠单抗(赫赛汀)为例,以前一支440毫克的曲妥珠单抗平均售价为23590元,乳腺癌患者一个治疗周期至少需要注射14支,费用全部自付。
该药品药价谈判成功并纳入医保后,确定的支付标准为7600元,一个治疗周期的费用由33万余元降至10.64万元。若按照一定的医保支付比例进行报销,如北京市职工医保乙类药品最高报销比例为90%,患者只需花1万多元。
人社部社保中心副主任徐延君对媒体表示,医保部门研究了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并总结了前期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和地方医保部门准入谈判经验,希望充分发挥医保集团购买优势,在医保与企业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谈判确定适宜的医保支付标准后,将这些药品纳入药品目录,以同时兼顾参保人员用药保障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
在国信证券医药研究员江维娜看来,药企能接受国家医保谈判降价,必然有自己的测算。进入医保目录对公司业绩的作用不言而喻,不过,促进程度多大,需要从药品的竞争、疗效与潜在市场三个维度综合分析。
如康缘药业的热毒宁,2009年销售收入1.98亿元,2010年进入医保后,2011、2012年快速放量,成长为十亿级产品,2015年销售收入达14亿元左右。
又如石药集团的恩必普2004年上市,其软胶囊进入2009年版医保目录,注射剂获批时间较晚,增补进入6个省医保。进入医保后,2011年收入3.65亿元港币,2015年收入19.13亿元港币。
对于今年入选国家医保目录,多家上市药企表示销售前景乐观。亿帆医药表示,复方黄黛片通过价格谈判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范围,有望在放量的基础上提升经营业绩。
江维娜指出,在不考虑销量变化的情况下,降价对厂家短期收入影响不言而喻,但如果综合考量价格、销量变化,进入医保后2018-2020年的销售收入将大幅提升,恒瑞医药的阿帕替尼、康弘药业的康柏西普等有潜力成长为年销售10亿元甚至20亿元的品种。
“诺迪康重组人脑利钠肽,由于价格较高市场渗透率较低,预计到2020年销售额可达7.65亿元;信立泰阿利沙坦酯由于2014年才上市且价格较高,进入医保后销售收入有望增长3-5倍,2020年将达到5亿元;而天士力重组人尿激酶原和亿帆制药复方黄黛片,由于使用患者较少,未来市场空间在1亿-2亿元左右。”江维娜预计。
在国药控股高级行业研究员干荣富看来,国家规定这些谈判品种,每个省必须用而且不能议价,所以可能迎来市场,但其中抗肿瘤药居多,出于患者群及医保费用总量控制或总额预付制等原因,不要指望成为耀眼新星。“糖尿病用药入选品种成为大品种药的可能性较大,因为这些药属于慢病与老年病,在分级诊疗情况下可以处方延伸,基层医院将是蓝海。”
跨国药企“迫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此次谈判成功的36个药品中,有31个西药和5个中成药。31个西药中15个为肿瘤治疗药,5个心血管病用药,5个中成药中,3个是肿瘤药,两个为心脑血管用药。
从进口国产角度统计,36个纳入医保药-0.05品中,有21个进口药、15个国产药,涉及11家跨国药企。罗氏有4个品种,其用于治疗淋巴瘤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2015年中国销售额为20.51亿元,单支价格3866.8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多年来,药品招标没能降低这类品种价格,现在只能采用价格谈判方法,很多药品上市多年,同适应症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更多的品种还要面临国内仿制药竞争,现在参加价格谈判,纳入医保报销,以价换量是较好的选择。
在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合伙人金毅看来,跨国药企积极参与国家医保谈判,可以有效规避竞争,在到期前进行全国推广和业务布局,可规避和延迟未来仿制药竞争。
对于国产仿制药倒逼跨国药企降价,很多跨国药企并不愿承认,但这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以罗氏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为例,该药的欧洲专利2014年已过期,2017年是其美国专利的最后期限,此次谈判中,该药物10ml和50ml规格分别降价29.2%和48.3%。
跨国药企也直接面临中国药企竞争。如进入国家医保谈判目录的康弘药业旗下康柏西普(朗沐)眼用注射液,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之一,投入市场后,当时还有12年专利期的诺华制药雷珠单抗(诺适得)医院终端价格便从9800元/支调低至7200元/支,降幅26%。
此次国家新版目录中,两个竞品药物双双进入名单,康柏西普降价17%,医保支付价格为5550元(10mg/ml 0.2ml/支);雷珠单抗降价20%,医保支付价格为5700元【(10mg/ml 0.2ml/支、10mg/ml 0.165ml/支(预充式)】。
在金毅看来,36个谈判品种虽然跨国药企品种居多,但也有不少国产创新药进入目录,这释放出国家鼓励新药创新的信号。
一位药企董事长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现在药品招标中“唯低价是取”,价格稍高的创新药不具备竞争力。有业内人士统计,有超过半数创新药上市第一年无法进入任何省份销售,30%的创新药在上市两年后仍不能进入任何一个省份销售;能进入15个省销售的不到20%。
“按惯例,国家医保目录每4-5年更新一次,其间上市的创新药只有等医保目录更新时才可能纳入,有的需要等10年。现在国家医保目录进行动态调整,国产创新药有望缩短进入医保目录时间。”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实习生柳旭对本文亦有贡献)
网络编辑:邵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