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养成:社会的?个体的?
儒家价值是否还具有普遍性呢?又该如何解释狄百瑞先生反复论述的儒家士君子反抗压迫的自我意志呢?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彭羽菡
(本文首发于2017年8月10日《南方周末》)
炎炎夏日里,阅读安乐哲(Roger Ames)教授的《儒家角色伦理学》却能感受到一股清爽之气。两年前我与安教授有过一面之缘。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他受主办方之邀做了一个主题演讲,演讲的内容便是儒家角色伦理学(Confucian role ethics)。印象里的安教授是一个安详和蔼的老者,头发雪白,面色红润,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当天的会议结束后,众人散去,但安教授仍未离开,而是耐心地和一个学生探讨问题。后来与安教授通了几次邮件,他每次回复都非常迅速。虽然笔者接触的不少西方教授都有及时回复邮件的习惯,但这无疑是一种儒家所追求的美德,因为它表达的是对对方的尊重——借用儒家的概念,便是“敬”。
《儒家角色伦理学》这本书之所以让我感到犹如一抹夏日清凉,是因为它很“接地气”。虽然同为“儒家哲学”,但与众多动辄言及形而上学、存在与本质、道德理想主义等抽象概念和原则的解读方式不同,安教授对儒家哲学的诠释很有点社会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