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
自2013年“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以来,“一带一路”为全球合作提供了一个新选择,已由中国倡议转为全球共识。
责任编辑:曹海东 于冬
(本文首发于2017年5月11日《南方周末》)
自2013年“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以来,“一带一路”为全球合作提供了一个新选择,已由中国倡议转为全球共识。
未来需做好不同政策之间的衔接,使“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可实施性与国内一些相关发展规划实现对接和整体上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森林峰岭立,岛屿似星罗”,诗人郭沫若曾这样描述自己对芬兰的观感,现在看来,这个圣诞老人的故乡将与中国的关系更加密切。
2017年4月初,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芬兰契机,中国商务部和芬兰经济事务与就业部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在中芬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框架下,成立中芬创新企业合作委员会。双方签署了8项商业协议,涉及金融、工程承包、清洁能源、食品等领域。
“未来期待可以开通新的海上运输航线,从中国到芬兰再到欧洲。中芬之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可以实现的合作机会很多。”芬兰农业与环境部长蒂利凯宁说。
自2013年“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以来,“一带一路”为全球合作提供了一个新选择,合作重点“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中,“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
“五通中,政策沟通属于政治外交范畴。‘一带一路’外交实际上是通过外交手段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进而推进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沟通效果整体较好,政治互信明显增强。”2016年10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总结道。
“成果好于预期”
“建设进展快速,成果好于预期”,这是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今年两会期间对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的总结。
三年多来,&l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