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留学故事】我在爱丁堡当助教

这段“在别人的眼中看自己”的经历使我开始思考自己留学的意义,只有摒弃因自居一隅便认为真理在握的思维定势,才能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去感受异质文化的丰富和多元。

责任编辑:杨嘉敏

初到英国的时候,脑海中满是之前形成的对这个国家的刻板印象。然而这些“先验知识”却随着真切生活的不断深入逐渐发生着改变。于是觉得,“生活在别处”,既是在修正对世界的认知,也是一个重新了解自己的过程。这一点在我做了助教之后体会颇深。

就爱丁堡大学而言,这里不仅有专门的中国研究专业,还拥有苏格兰地区唯一一所孔子学院。我所在的文学、语言与文化学院亚洲研究系针对中国研究方向开设了很多相关课程,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系统介绍了17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也是我担任助教的两年中主要负责的科目。

爱丁堡大学图书馆后的大草坪,是我们课余时间里散步、聊天、休息的地方。(谷田/图)

英国大学的课程设置和国内大学在形式上有些不同。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这门课是亚洲研究的必修课以及全校选修课,主要面向一、二年级的本科生开设。授课内容以周为单位分为不同的主题,学生每周上课两次:一节lecture,侧重知识的传达,通常由不同研究领域的老师以大班授课的方式轮流讲解知识点;一节tutorial,侧重知识的运用,所有学生会被分成15-20人不等的几个小组,在助教的带领下对l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