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拔穷根 恒大开创精准扶贫新模式

“去年种植辣椒3亩,共收入一万三千多元。以前种包谷(玉米),一亩地最多有一千元收入。现在种辣椒,按去年的市场价,一亩收入4500元,是种玉米的4.5倍,与种玉米花的时间差不多。”贵州省大方县东关乡金坪村村民黄艳满脸喜悦地说。

黄艳,女,彝族,1980年出生,小学文化。曾去贵阳打工几年,后来认识了六龙镇大梁子村后寨组村民陈国勇,两人相恋并于2007年喜结连理。2009年,丈夫陈国勇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疼得厉害,而且行动不便。黄艳带着丈夫四处求医,花光了仅有的积蓄。2014年,其婆婆又得了间歇性精神病,一发病,不跟人说话,还会一声不响就到处乱跑。黄艳既要照顾丈夫与婆婆,还要维持这个家的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恒大投资建设的22个蔬菜育苗中心已全部投入使用。图为育苗中心内自动喷灌系统

2016年,这一切有了转变。

这一年,恒大集团在六龙镇大梁子村建设了蔬菜育苗中心,大梁子村成立了宏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牵头带领精准扶贫户发展产业,同时,优先吸收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每天给70元的务工费。合作社有活时,黄艳等人都会主动去做,一是有收入,二是可以学技术。

黄艳的故事,就是贵州省大方县在恒大帮扶下8万人初步脱贫大图景的典型一幕。

企业包县,整体扶贫

在全国政协支持鼓励下,恒大集团从2015年12月1日开始结对帮扶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决定在三年内无偿投入30亿元,通过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一揽子综合措施,确保到2018年底实现大方县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恒大这种“企业包县,整体脱贫”的举措,是社会扶贫的新尝试。贵州省扶贫办认为恒大的做法“投入之多、力度之大,在我国社会扶贫史上前所未有”。今年7月5日,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司长曲天军表示,恒大是民营企业社会扶贫方面的代表。

为了履行结对帮扶的承诺,2015年12月,恒大正式成立了扶贫办公室。后来的大方扶贫有限公司与扶贫办是同一套人马,另设一个公司的目的是让援建资金的使用更加透明。

目前,恒大集团援建大方的资金已到位20亿元,整市帮扶毕节资金已到位20亿,这40亿元扶贫资金都是直接捐到贵州省扶贫基金会,再由贵州省扶贫基金会支出援建项目费用,委托和监督大方扶贫公司承担建设工作。

必须说明的是,这40亿公益基金资金完全用于扶贫项目的建设。为了便于区分账目,恒大又单独成立了恒大大方扶贫管理有限公司,专门用来管理恒大派出的扶贫队员,而恒大集团派驻在大方287人的工资、福利、工作经费、车辆购置与运行使用等费用,则由恒大集团内部支款。

为打赢这场整市帮扶毕节的脱贫攻坚战,恒大集团从全集团系统选拔了321名扶贫干部和1500名扶贫队员,与大方原有287人的扶贫团队组成2108人的扶贫队伍,派驻到各县、乡、村,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开展脱贫攻坚会战。截至2017年7月,一年零八个月时间内,103个重点扶贫项目全部竣工,各项精准扶贫措施已覆盖80%的贫困人口,已帮扶 8.05万人初步脱贫。大方扶贫取得了精准扶贫的阶段性成果。

恒大投资7亿已建成50个恒大新村和1个县城扶贫安置区—奢香古镇易地搬迁项目,安置3500户、14000人。图为奢香古镇全貌-

走村入户,精准施策

恒大的扶贫队员进驻大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自带干粮与当地干部一起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对大方县各乡各镇各村的贫困户进行入户调查。深入乌蒙山区扶贫第一线的实地访贫、精准调查,为大方县的贫困户们找准了贫困的根由,也为接下来的精准扶贫施策绸缪。

入户调查本身也有一套基本流程:入户调查,先要拍摄贫困户的通组路和房屋;其次了解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基本信息,并进行登记,进入屋内调查贫困群众所说是否属实,每走到一户贫困户家,都要仔细了解家庭成员信息、身体状况、是否有劳动力、致贫原因等情况;然后给贫困户讲解政府的帮扶政策和恒大的帮扶措施,问他们发展大棚蔬菜、肉牛养殖、经果林等产业的意愿,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能力与意愿来发展产业帮助他们脱贫。

入户调查,在精准掌握贫困户的情况与愿望之后,就进入了根据调查结果精准施策阶段。有劳动力,满足条件的可实施产业帮扶,想创业的进行创业帮扶、还在读书的进行教育帮扶、对没有劳动力的兜底保障……

“输血”有用:兜底与腾挪

恒大目前已经推出了完善的六大精准扶贫举措: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吸纳就业扶贫、贫困家庭创业扶贫与特困群体生活保障扶贫,“输血”与“造血”并举,帮扶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早日脱贫奔小康。

对于如何扶贫,一直以来都有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是“输血”还是“造血”两条路径的持续讨论。恒大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发现这两条路径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在适当的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当然,扶贫的目标及主要手段应该是“授人以渔”或“造血”,让贫困群众具备自我生存致富的能力,但“授人以鱼”或“输血”作为必要的辅助手段也不能偏废,恒大在扶贫实践中探索出了两点实际理由。

第一,“输血”的兜底功能:可以对失能或暂时不具备谋生能力的贫困群众进行兜底。谁也不想受穷,谁都知道富裕生活好,但总有一些人暂时不具备谋生能力或因为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失去谋生能力,从而生活陷于贫困。对此,恒大推出了特困群体生活保障扶贫。这种扶贫举措事实上是对恒大精准扶贫一揽子策略的总兜底与总保险,其他扶贫举措暂时使不上力或不足以兜住,特困群体生活保障扶贫就为该群体提供了较好的基本生活保障。

就特困群体生活保障扶贫而言,截至目前,恒大已无偿投入3亿元,在当地建设1所慈善医院、1所养老院、1所儿童福利院。又设立2亿元的“恒大大方慈善基金”,为孤寡老人养老就医、困境儿童生活学习和贫困家庭就医提供补助。另外,恒大还为14140名特困人群每人购买一份固定收益的商业保险,补足当地低保标准与脱贫标准之间的差额,实现直接脱贫。最后,还组织恒大集团员工“一对一”结对帮扶全县农村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孤儿4993人。

第二,“输血”的救急与腾挪功能:可以对脱贫欲望强烈但生存环境恶劣、生产能力低下的贫困群众拉一把、送一程,让其获得适宜的生产生活环境与空间,帮扶和促进这类贫困人口通过自己的努力摘掉“贫困帽”。

大方乌蒙山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现象很突出。针对住在深山老林里面,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房子不遮风、不挡雨的贫困群体,恒大实施了易地搬迁扶贫措施。恒大结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无偿投入7亿元,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50个恒大新村和1个民族风情小镇奢香古镇,安置3500户、14000人。

当然,将住在大山深处的贫困群众搬出来,住上“小洋楼”,只是精准扶贫的起点。易地搬迁扶贫必须有产业扶贫等其他举措来支撑,才能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能致富。恒大的做法是:给每个搬入恒大新村的贫困户配建两栋蔬菜大棚,同时配备肉牛养殖、乡村旅游等作为“第二产业”。

目前恒大已吸纳三批共13331人到引进的上下游企业、恒大下属企业及战略合作伙伴就业。图为一批进入恒大战略合作伙伴就业的大方年轻人

“造血”是目标与主要手段

恒大的其余四大扶贫措施:产业扶贫、吸纳就业扶贫、贫困家庭创业扶贫与教育扶贫,全是以直接培植、增进造血功能为宗旨,全是实打实干的扶贫正招。“造血”是恒大扶贫的目标和主要手段。对失去谋生能力的,恒大通过特困群体生活保障扶贫进行兜底,对脱贫欲望强烈但能力不足或遇到困难的,恒大有针对性地帮助其换穷业,乐新业,从根本上提高脱贫致富能力。

周光辉一家住在大方县的山区中。在我国煤炭工业的黄金十年里,他的父亲也和当地很多村民一样在一家煤矿工作,收入不错,全家人过着衣食无忧,较为宽裕的生活。但随着我国煤矿工业逐渐衰落,煤矿经营难以为继关门停业,而就在此时,周光辉的父亲却查出了煤肺病。周光辉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也没能把父亲从阎王手里抢回来。随后周光辉做矿产生意,但因种种原因,不但没赚着钱还欠了外债,母亲还因摔伤就医花了不少钱。恒大进驻大方实施异地搬迁扶贫举措后,周光辉被选为了易地搬迁扶贫的对象。

目前已入住恒大37村的周光辉,由于为人老实肯干,还成为了务工贫困户的领头人,“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还要谢谢恒大的无私帮助,让我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我们不是那种好吃懒做的人,新村里又配了这么好的工作,我一定争取早日脱贫,不给国家添麻烦!”这种对自己、对家庭负责,愿奋斗肯努力的态度,正是贫困群众实现脱贫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内核。对于这样的贫困群众来说,恒大的系列帮扶举措的现实意义就尤为凸显。

第一,在恒大看来,因地制宜的产业扶贫,是实现永久脱贫的基础。扶贫攻坚的核心在于产业支撑。恒大结合当地实际,发展蔬菜、肉牛、中药材和经果林等特色产业,为每个贫困户配备至少两个产业项目,并引进上下游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帮扶模式,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帮扶贫困人口就地脱贫。恒大投入9亿元,因地制宜建设依托合作社运营的产业基地。目前,已建设428个蔬菜、肉牛、中药材和经果林基地,引进43家农牧业上下游龙头企业;还设立了1亿元产业扶贫贷款担保基金,担保总额10亿元,已为316个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4.3亿元。

黄艳就是产业扶贫千千万万受惠者中的一员。2016年她参加了恒大集团帮扶大方县10万农民实用技术大培训,还实地参观考察了火烽丫蔬菜示范基地,全面了解现代化的耕作模式后,深深地被触动,回来后决定跟着合作社种植辣椒,一边学技术,一边挣钱,生活有了盼头,日子也越过越好。

第二,吸纳就业扶贫,是见效最快的脱贫方式,“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针对困难家庭实际情况,恒大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到上下游企业、恒大下属企业及战略合作伙伴就业。目前已吸纳就业13331人,就业人员年人均工资4.2万元。

第三,创业扶贫,是脱贫致富最有效的路径之一。为鼓励支持贫困户创业,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恒大设立3亿元的“恒大大方贫困家庭创业基金”,三年内分期分批以贴息和奖补等形式鼓励贫困家庭创业,帮助3万人脱贫致富。目前已扶持贫困户13302户,发放资金5290万。

第四,教育扶贫,是拔除穷根的关键。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本质上是人力资源投资。为了让贫穷不传递到下一代,提升下一代的知识技能是当务之急,也是治本之策。

恒大已无偿投入5亿元,通过建学校、强师资、设基金,全方位补足当地教育资源短板。已建设11所小学、13所幼儿园、1所完全中学和1所职业技术学院,10所学校今年春季已开学,其余16所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另外,与清华大学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目前远程教学平台已投入使用,已培训340名教师及管理干部。设立的恒大大方教育奖励基金,已奖励资助200名偏远山区优秀教师、300名贫困家庭优秀学生。

恒大的系列扶贫举措,借助了其自身懂经营、懂市场的优势,以企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引进上下游企业提高项目的市场生存能力与发展的可持续性,调整了当地经济结构,从根本上拔除了大方的“穷”根。恒大结对帮扶的系列举措可谓高效精准,把每一分扶贫款项都有所作为,花在刀刃上,把每一分钱都尽量转化为贫困群众的脱贫造血能力、脱贫致富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这是恒大企业扶贫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恒大模式的中国意义

黄艳种植辣椒有了收入,不忘带领其他村民发家致富。“黄艳人勤快,村里办红白喜事常去帮忙。她利用与村民一起做事或空闲时间,为大家算细账,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大家讲述自家种植辣椒的经历,对比种辣椒与包谷收入差别。因为是身边真真实实的事情,大家都相信,都愿意种辣椒。”村民苏勤早微笑着对笔者说。

黄艳的脱贫产生了示范效应,恒大在大方扶贫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路子。2017年5月开始,恒大集团将扶贫范围从大方县扩大到整个毕节市,再捐资80亿元帮扶毕节市整体脱贫,到2020年帮扶全市92.43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7月3日,贵州省扶贫基金会已收到第一笔捐款20亿元。同时,恒大集团又从全系统抽调321名干部和1500名扶贫队员增援扶贫前线,加上第一批大方的287名扶贫团队,共计2108人助力毕节脱贫攻坚。

恒大的精准扶贫模式,以“造血”、增强和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发展能力为扶贫的根本目标和主要手段,以适当“输血”提供兜底保障与生活空间为扶贫辅助手段,走出了中国企业精准扶贫市场化、项目化运作的新路,通过出人才、出思路、出管理、出技术的方式,全方位提升和加强了大方县乃至毕节整市6县3区的扶贫攻坚成效。恒大的精准扶贫模式,是我国公益慈善“社会企业”模式在扶贫事业上的最新应用,也为眼下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战提供了一套有理论、有实践、有成效的模范样本。

作为一家成功的民营企业,恒大成长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又在壮大之时主动回馈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让千千万万的黄艳燃起了希望,勇敢创造幸福生活,显示了我国民营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诺与担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