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来了,但90%市场已经被抢走 移动支付“三国杀”

分别依托电商和社交发展起来的支付宝和财付通,深知应用场景的重要性,它们还在不断拓展移动支付的边界。

责任编辑:冯禹丁

在中国的很多城市,从出门坐(骑)车、菜场买菜、超市购物,甚至街头乞讨,都可以扫码支付。(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8月3日《南方周末》)

银联支付只做通道,试图打消合作方的疑虑,建设生态共赢的大平台,但始终无法回答一个问题:用户凭什么要在手机上存留一个单独的支付App?

分别依托电商和社交发展起来的支付宝和财付通,深知应用场景的重要性,它们还在不断拓展移动支付的边界。

2017年8月1日至8月8日,支付宝在中国发起“无现金城市周”活动,对外称有1000万家线下商户参与该活动。

此举惹急了微信。早在2015年,微信支付就发起了全球首个移动支付节日“无现金日”,定于每年8月8日。2017年7月31日,微信支付团队也宣布今年的无现金日战线拉长,8月1日至8月7日期间,用户使用微信支付可领取并累计鼓励金,还可额外随机获得现金红包、专享代金券,而鼓励金可在8月8日进行一次性抵扣。

就连一向“高冷”的苹果公司,也罕见地俯身加入了中国同行们屡试不爽的补贴大战。2017年7月18日至7月24日,Apple Pay(苹果支付)指定商户五折优惠、指定银行多倍积分。尽管单笔补贴最高只有80元且名额有限,但这次Apple Pay促销的规模和优惠力度已经空前。

苹果中国一位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澄清说,这其实并不是其首次在中国开展促销。Apple Pay 2016年2月18日首次登陆中国时就有促销,一个月前也参加了中国银联的“银联6.2折促销活动”。

这一次中国银联再次与苹果联手,双方并未透露各自的营销投入。一位中国银联内部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称,中国银联要做“纯种开放式平台”,支付宝、财付通两大巨头之外的机构都是其合作伙伴,“中国银联坚持只做通道,绝不与渠道争利。”

但银联面对的残酷现实是,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家在移动支付市场的占比已超过了九成。两巨头早已开启了从移动支付到生活场景服务、再到金融场景服务的生态圈建设,并开始了海外扩张的步伐。

从NFC到二维码

从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来看,NFC优于二维码;但NFC要求商户安装具备非接触支付能力的设备,同时还要求用户的手机具备近场支付功能,门槛太高。

中国银联在移动支付上的起步时间,其实并不比支付宝、财付通晚。

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们在21世纪初手机开始普及时,就开始探索近场支付(NFC)。2008年中国移动在厦门推出手机SIM卡、公交卡、银行卡、企业管理卡四卡合一的手机卡,基于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手机公交卡产品,可以说是最早的移动支付雏形。

中国银联在2006年也推出一套基于金融IC卡芯片的移动支付方案。但电信运营商和金融业各自提出一套NFC标准,双方相持不下,直到2012年才确立了金融业系统的标准为国标。此后,中国银联成为NFC的主要推动者,但要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Golradi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