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的新闻开放,令人惊讶的秩序井然”——外国媒体在灾区

马珍用“秩序与迅速”来描述她看到的四川灾区:“灾民都集中在九洲体育馆,那里人很多,但让我吃惊的是,厕所竟然不臭。”

责任编辑:袁蕾

记者的工作不是老去夸奖一个国家,而是去找它的不足……

5月24日午夜1点多,人在成都的英国《泰晤士报》北京分社社长马珍(JaneMacartney)接到了来自中国外交部新闻司的电话,邀请她跟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去映秀。“他们告诉我,还有很重要的人物出现。”这是马珍在四川采访大地震的第12天。

24日上午,马珍与路透社、美联社、美国CNN和NBC、日本NHK等国外新闻机构的12名驻华记者一起,登上一架军用直升飞机,从成都飞往映秀,马珍所属的《泰晤士报》是惟一受邀的国外纸媒。

11:30,飞机降落在映秀一片废墟旁,映秀有点闷热。几分钟后,温家宝总理与潘基文一同出现。

现场也有中国记者,温家宝提议把更多提问机会让给外国记者——马珍是第一个提问者,她的问题是:“你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现在去问豆腐渣工程那样复杂的问题还不是时候。”马珍说。


5月25日出版的《泰晤士报》上,马珍写道:“自中国四川5月12日发生现代以来最具破坏性的地震之后,温家宝的表现总是令人惊讶……他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的话非同寻常的坦率……他表情严肃,嘴唇干裂,眉头紧锁。这种关切的表达已经让他赢得全国范围的支持,对地震中的幸存者起到了鼓励和安慰的作用。”

马珍用“前所未有的新闻开放,令人惊讶的秩序井然”描述了她在四川灾区的所见所闻。

豆腐渣震动中国?

马珍1985年到1989年任美国合众社驻中国记者,1995年到1998年在路透社担任驻中国首席记者,是一个老资格的中国通——她的先祖是215年前觐见乾隆皇帝的英使马戛尔尼(GeorgeMacartney)伯爵。2005年马珍加盟《泰晤士报》,担任北京分社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