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友:我住一楼半
弘一大师把人的生活分为三层。第一层住的人就是物质生活,名牌、精品、豪宅、飞机、珠宝等等;住在第二层的人,物质生活是生存的基础必要,但是他不会太迷恋,他要有精神生活。像我这种人可能是住在一楼半的,所以做一点所谓文化、艺术。
责任编辑:朱晓佳
弘一大师把人的生活分为三层。第一层住的人就是物质生活,名牌、精品、豪宅、飞机、珠宝等等;住在第二层的人,物质生活是生存的基础必要,但是他不会太迷恋,他要有精神生活。
像我这种人可能是住在一楼半的,所以做一点所谓文化、艺术。
——吴清友
2015年11月29日苏州诚品店开幕之前,在网络上预募会员时,设计了三个问题,前两个分别是:你为自己未来的书所起的书名是什么?你在书中希望人们记住的经典金句是什么?数万名读者踊跃参加。
在台北行旅宽敞的空间里,吴清友以极其欣赏的口吻读起这些来稿中的精华,读者Vennisa的书名是《以我欣赏的方式度年华》,“就算没有掌声,我依然自我欣赏。”读者顾小月的书名是《一杯茶,一本书,就是一段人生》,她的注解是“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读者灰灰的书名是《一棵开花的书》,金句是“永远有爱,永远有信念,永远坚定”。读者叶燕妮的书名《波澜不惊,原来我是那缕阳光》,金句是“你笑,全世界都笑,你哭,只有你一个人在哭”。
“将来这些创作都会在我们书店的某一些地方出现,诚品谈的是集体创作,还有你的参与,你不光是我的客人、消费者,我们更希望你来参与,你有你的记忆在里面。”吴清友这样说道。
诚品这样做并不是第一次,诚品24小时书店的概念就是集体创作出来的,让所有的读者参与,把读者所有的想法纳入诚品的经营理念,是吴清友一以贯之的做法。
诚品亏损十五年并最终大获成功的商业经验使得吴清友成为商界传奇,也让诚品成为台湾地区的文化地标。
吴清友在苏州诚品的开幕式上朗读了齐邦媛的一段文字,从中不难看出他的追求和理想:“我希望中国的读书人,无论你读什么,能够早日养成自己的兴趣,一生内心有些倚靠,日久产生沉稳的判断力,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这么复杂,环环相扣的历史,再也不要用激情决定国家及个人的命运,最重要的盼望培养宽容、卑悯的胸怀。”
2017年7月18日,吴清友因病去世,享年68岁。一年多前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他曾说,自己在三十多岁创办诚品书店,亦与对生死的思考有关。
老和尚不做计划,他知道明天未必存在
南方周末:在苏州开设诚品的初衷是什么?
吴清友:我认为文化的本质是不外乎善、爱、美,我认为这是永恒的,当然有的时候我们都期待,文化其实是既永恒又要不断创新,它永远兼具这两种特质。我的第二个观点是文化的终极关怀应该就是人,因为人是有灵性的,用佛家的说法比较容易谈,人类基本上有两种活动,一种是所谓显性的外部活动,如工作、旅行、用餐、唱歌等,还有一种就是所谓隐性的内在心灵活动,内在心灵活动无边无际,有无限种的可能,绝大部分的文化活动几乎跟人的内在心灵息息相关的。这对我们而言,我认为文化的终极关怀就是人,人还被号称为万物之灵。所以假使透过文化的这种波动,能够把人的灵性激发出来,当然就回到我刚刚讲的善、爱、美。
众生其实也都离开不了日常生活,你的日常生活就是有的时候我们讲生命里有悲欢离合,生活里有喜怒哀乐,对诚品而言,我认为每个生命在每个不同的阶段,会有某种机缘,会触及到他想对存在、对生命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Golra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