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该以怎样的方式在一起?
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为那些行动能力强又富有野心的年轻人留出足够的上升通道,同时也没有向外输出压力的释放口,那么青春躁动就会形成一股危险的力量。
责任编辑:李宏宇 实习生 来雨桐 陈瑞迪
(本文首发于2017年7月13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人类该以怎样的方式在一起? 辉格与《群居的艺术》》)
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为那些行动能力强又富有野心的年轻人留出足够的上升通道,同时也没有向外输出压力的释放口,那么青春躁动就会形成一股危险的力量。
——辉格
“为什么亚欧大陆草原上几乎没有成群的大型野生动物,而人类最早发源地非洲,大草原上却生存着如此之多的大型食草动物?”“为什么同样是狩猎采集或游牧部落,有大量鱼的湖泊很少出现定居捕鱼的居民,而河边却往往有定居的渔民?”“人类的组织规模逐渐扩大,会对人类本身构成某种筛选机制吗?”“小型部落社会为什么都会是强烈集体主义的?”
2017年6月17日,在新书《群居的艺术》出版沙龙上,作者辉格被他的嘉宾、大象公会的创始人黄章晋问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让人以为辉格是一位训练有素的人类学学者,《群居的艺术》是一本人类学方面的书。
然而并不是。《群居的艺术》要解答的是“如今我们看到的大型社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是哪些元素在维系着它”。辉格对自己的定位是“哲学家”,哲学家在他看来是描述世界图景的人。
“描绘一幅世界图景,这听起来是件令人生畏的任务,然而在我看来,拒绝它并不是一种谦逊,而只是心智上的顽固或懒惰。”辉格在书的自序中写道。
自称“民科”的辉格1993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后,当了一名程序员。他的专业是信息系统,除了一些经济和产业类课程之外,受标准的工科训练。他始终对社会科学抱有浓厚兴趣,但在大学期间却“长期处于无头苍蝇的状态”:“清华图书馆虽然不小,但在缺乏数字化检索的情况下,其实是很难利用的,况且你根本不知道该读些什么,完全是瞎蒙瞎撞。”
这种状况到1998年左右互联网开始普及时才有了转变,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Golra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