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曹雪芹、李清照……这些谜一样的作者
明以后,能找到的真正出自李清照的作品,大约只有23首。
责任编辑:朱晓佳
(本文首发于2017年6月22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屈原、曹雪芹、李清照……这些谜一样的作者 耶鲁大学东亚系教授孙康宜谈“作者问题”》)
司马迁提到的一些屈原的作品——如《招魂》《哀郢》《怀沙》等——可能都并非屈原所作。
明以后,能找到的真正出自李清照的作品,大约只有23首。但出版商一直陆续增补李清照的“作品”。
“我现在的目标是普通读者,我写的这些专著,顶多50个人看,那还不如写一些通俗的东西好。”73岁的孙康宜教授在耶鲁大学东亚系的办公室里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她给人的感觉既慈祥,又诙谐,简直算得上调皮。在耶鲁莫里斯俱乐部她的固定餐位吃午饭时,不知说到什么事,她说“去他的!”把所有人都逗笑了。
孙康宜是西方汉学界中国古典文学和女性文学研究最重要的国际学者之一,她和她的学生、芝加哥大学苏源熙教授很早就开始主编《中国历代女作家选集》,她发现“女性文学在中国古代比在欧洲更平等”,这个现象引起国际学界的重视,女性研究随后在北美汉学界里蔚为大观。
孙康宜在学界地位的另一项标记,是剑桥大学出版社邀请她和哈佛大学的宇文所安主编了近千页的两卷本《剑桥中国文学史》。其他国家,如俄国文学史、意大利文学史、德国文学史等,都是单卷本。“中国文学史必须两卷,否则没法编。”她告诉剑桥出版社,“英国文学开始的时候,我们都已经到元明了。他们基本上开始于乔叟,乔叟跟明代的高启一个时代。”
孙康宜不能赞同她的耶鲁同事兼好友哈罗德·布罗姆教授,后者在《一百个天才》中收入了《源氏物语》,却没有《红楼梦》。“我跟他抗议,他说你要原谅我知识的限制,我早年就读了阿瑟·威力翻译的《源氏物语》,而《红楼梦》(《石头记》)一直到最近,英国人戴维·霍克斯(David Hawkes)才把它翻得那么好。”
孙康宜1968年从台湾到了美国。后来进普林斯顿大学,师从高友工教授研究中国古典文学。高友工和陈世骧并称为北美汉学界论述中国文学“抒情传统”观念的两大旗手。几个月前,87岁的高友工去世,普林斯顿大学降半旗志哀。
在美国将近五十年来,孙康宜的治学重点从英语文学到中国古典文学、抒情诗、比较文学、女性研究甚至电影等等,兴趣广泛,每有所得。最近她又在研究中国文学史上的作者问题。
尽管学术地位崇高,但孙康宜为学界以外所知,还是因为一本笔墨节制、面向普通读者的自传式散文集《走出白色恐怖》。两岁时,她随父母跟爷爷告别,离开北京去了台湾,谁知爷爷不久后失踪,父亲在白色恐怖年代坐了十年冤狱。她小小年纪,遭受了本地孩子的语言和政治歧视。离开台湾到美国求学,融入民族多元的人群中,她才终于逃脱压力。
从1991年到1997年,孙康宜担任了6年耶鲁大学东亚系主任,这是耶鲁三百年历史上首个华裔女性系主任。两年后,她又做东亚研究所所长。“那时耶鲁整个学校有七百多个男性正教授,只有十六个女性正教授。”孙康宜说。
孙康宜在耶鲁教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