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该以平常心看待高考了
改变命运,渐渐变为高考和中国教育的难以承受之重。该以平常心看待高考了。
责任编辑:戴志勇
(本文首发于2017年6月15日《南方周末》)
2017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不少媒体都推出高考40周年的纪念专栏,一看主题,大多是“高考改变命运”。
高考确实曾经在一段时间,起着改变人的命运的重要作用。尤其对刚恢复高考那会的人来说,这一记忆是十分强烈的。
但是,不能把“改变命运”作为高考的主题曲。事实上,当高等教育已经要进入普及化阶段时,还以“改变命运”作为高考的功能,这不但错位,可能误导高考改革与教育发展,而且会制造社会的高考焦虑与教育焦虑。改变命运,渐渐变为高考和中国教育的难以承受之重。该以平常心看待高考了。
从考大学到考名校
有人说,现在考上大学也很难改变命运,不像以前,参加高考,就是考上专科也改变命运。
这是脱离教育的发展与高考的变化在谈论高考。1977年,中国高考人数570万人(恢复高考第一年,报考者众多),录取27万人,录取率只有5%。能考上的可谓凤毛麟角。10年后,1987年,高考人数228万人,录取62万,录取率达到27%;1997年,高考人数278万,录取100万,录取率36%。虽然录取率貌似比较高,但参加高考人数只有300万不到,只有2016年参加高考人数(940万)的三分之一,如果按2016年的人数录100万,1997年的高考录取率仅仅10.6%。事实上,直到1999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0.5%。100个18岁到22岁的适龄青年中,不到11个接受高等教育。
但到2015年,中国高考人数为942万,全国平均高考录取率接近75%,部分地方高考录取率超过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0%。根据这些数据,上大学情况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果再以40年前的“上大学”观察当下的“上大学”,无疑是刻舟求剑。
本来,社会应该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调整对高考的看法。高考升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很低时,升大学可以获得“特殊”身份,大学生特别珍贵。直到1992年,中国都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国家包分配”,大学毕业生有“铁饭碗”。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环境中,高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身份(从农村户籍变为城镇户籍,从乡村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