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与 “贤能政治”
孟子要求国君在进贤、黜顽、生杀等诸国政大事中(更不用说,和战、迁都等等),皆需有“国人皆曰”的程序,完全近于全民公决。
责任编辑:戴志勇
(本文首发于2017年6月8日《南方周末》)
孟子要求国君在进贤、黜顽、生杀等诸国政大事中(更不用说,和战、迁都等等),皆需有“国人皆曰”的程序,完全近于全民公决。这岂是贤能者所可把持?又岂可说这是什么Meritocracy?
“贤能政治”,近来很热。但人们热传的这个词,是Meritocracy的翻译——更具体地说,是从在中国执教的Daniel Bell(中文名“贝淡宁”)的新作翻译过来的。
而据我们所知,“Meritocracy”一词,是英国学者Michael Young在定义一种“英才教育”之崛起时的首创(1958年),有着明显的“新贵族主义”的色彩。贝淡宁既然想把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制设计,就该说明它与“贵族制”和“寡头制”的区别(更别说其他政体),而不是要藏起Meritocracy在西语中的背景,只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lee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