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提出的问题

侯亮平提出了将权力关进笼子里的问题,怎么关?人大、政协与媒体能否多发挥一点作用?老百姓是否可以更便利地参政议政?

责任编辑:戴志勇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照。(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6月1日《南方周末》)

《人民的名义》电视连续剧带给人们不少思考,让人们开始讨论一些原本并不是很清楚的问题。

首先是妇女问题。不少人批评该剧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有标签化的嫌疑。尽管这些剧情的确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况,但不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不去创造妇女的正面形象,反而想当然地认为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则说明这的确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了。

比如沙瑞金用“稍有姿色”来形容女干部,几个人建议和女干部似有暧昧关系的男干部去省妇联看大门,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lee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


回复

2017-06-18

操寻宫场黑洞之皮毛

善良可可18
回复

善良可可18

2017-06-11

现实其实比电视剧严重多了 不是吗

回复

2017-06-10

人民的名义,人民其实只是配角,不,连配角都不是。

回复

2017-06-08

这部剧好就好在半真半假。真,是正派人物基本都是二代;反派都是泥腿子的儿子。假嘛,你懂的😂

沈先生
回复

沈先生

2017-06-08

法官的孩子永远是法官

回复

2017-06-08

[奥特曼][奥特曼][奥特曼]

李qb
回复

李qb

2017-06-08

人人都知问题在哪里,但我们不说,因为说了也设用。

回复

2017-06-08

其实,全国人民都知道实质问题的症结所在,无需一部粗糙的电视剧给以启示。改革,或者说改良,无论哪一时代,岂止是壮士断腕,倒更甚于挥刀自宫。所以,路漫漫。

回复

2017-06-08

为何不说拆迁?目前看来,现实中最能让老百姓失去最后一点信任的就是经历一次拆迁,有人说:经历拆迁,才可以彻底死心。

回复

2017-06-08

电视剧而已,何必当真!

回复

2017-06-07

如果剧中所写只是现实的抽象的话 人们对现实评头论足是不是自欺欺人呢

回复

2017-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