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师“职称”的作用离初衷愈行愈远?

“职称”是为了体现专业技术人才价值,调动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积极性,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地位和待遇而设立的一种制度。

责任编辑:温翠玲

一大学老师在给学生上课(资料图)。(新华社/图)

“职称”是为了体现专业技术人才价值,调动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积极性,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地位和待遇而设立的一种制度。但现实生活中,职称不但没有起到它设想的那种作用,而且已经成为了中小学管理的一个大麻烦。

首先,职称评定成了学校管理的一个棘手问题。职称评定手续之繁琐,工作量之重,考核难度之大超乎想象。不量化没有说服力,量化又违背教育科学规律。学校按照几经修改的方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比较、计算,好不容易评出结果,总要有人落榜不说,还不一定能让大家心服口服。有的学校因为评职称闹得沸沸扬扬,甚至影响了学校的团结和工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6)


153****7877
回复

153****7877

2021-11-24

职称上一级,工作量没变,工资翻翻,除了教师内讧有什么好处?职称不取消也可以,以工作量和年资取酬,降低职称含金量,以荣誉为主,这才是正道。

回复

2017-08-04

职称制度,可以休矣。

回复

2017-06-20

现在老师评职称都时间上熬年头,论文基本上是在网上摘抄他人的,然后找人且出钱叫人帮出版。最后职称到手了,可他的实际能力却是与其职称相差十万八千里。因现行工资与其聪称挂钩,所以乱像就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文革前的职称与本人的实际能力还基本相称。如果现在职称不与工资挂钩的话,你到时看,还有几多人会去做学问。

回复

2017-06-04

违背规律的事情最终是要失败的

回复

2017-06-03

作为一名在读的师范生,最开始对教育事业是一片赤热之心的看待与理解,而现在似乎了解愈多就愈感恐怖,我想将热情洒在这一片土地,但是我怕自己委屈、做了讨厌的事。 教育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回复

2017-06-02

非公办教师没用。

回复

2017-06-02

脱离行政

回复

2017-06-01

年轻人起来了,老教师不行了。

回复

2017-06-01

废除职称,废除大专和本科,让能力说话

王
回复

2017-06-01

现实生活中,职称不但没有起到它设想的那种作用,而且已经成为了中小学管理的一个大麻烦。不只是管理,从很多方面看,是“祸国殃民”。可能高层次还需要这种激励方式,但如果从普通大学到小学,如果取消这种评定,工作效果都比现在强。所谓的论文养活了多少杂志和中介;所谓著作浪费了多少纸张和学生的钱;所谓的奖项败坏了多少社会风气;所谓的量化伤了多少人的工作热情;所谓公正的评选机制引出了多少腐败。职称评定机制还有活下去的理由么。

hljxjzi
回复

hljxjzi

2017-05-31

高度教条的话。

回复

2017-05-30

弹冠相庆(tán guān xiāng qìng):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其他人相互庆贺。好吗?

2017-05-29

弹冠相庆,是贬义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思

回复

2017-05-30

我们青阳教委评职称一年一政策。索賄受贿,以权谋私,评职称打击伤害了实干有业绩的人。

回复

2017-05-30

职称滋生了教育的腐败。

淅水长有
回复

淅水长有

2017-05-30

教育腐败的温床,戕害老师心灵的利箭

淅水长有
回复

淅水长有

2017-05-30

高职称也代表不了高的工作能力。只要有权力,职称也得的很

吴煜
回复

吴煜

2017-05-30

文凭对现代人的很重要的作用也就是换来好工作,追求高工资。如果职称和工资脱钩,那职称还有什么意义,真的单单为了荣誉?又有谁会在乎这个没有多大意义的荣誉呢?我想还是要在规范评选制度,减少教育腐败的问题上下功夫,在教育质量和教育态度不下降的情况下,职称可以与工资挂钩,在其中一项不达标的情况下,职称就不与工资挂钩。

回复

2017-05-30

改革的难度在于掌握话语权的,基本上是即得利益者,自己给自己改革,基本上是没动力的。

回复

2017-05-30

你教育局没人,又不想送礼,想评级?门儿都没有!

回复

2017-05-30

弹冠相庆,是贬义词,表达沐猴而冠,皇上加冕的小人得志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