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药改革提速,如何确保成功

更多新药上市之后,如何增强监督力度?

责任编辑:吕明合

2017年5月13日,肺癌靶向药泰瑞沙的上市会。以前,新药上市申请审评时间快则20个月,慢则需要62个月。而恰逢改革,泰瑞沙正式上市距离企业正式提交申请才不到2个月。(高志杰/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5月18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中国新药改革提速,如何确保成功 两天四文加速审批,全面放开临床试验》)

新药审批加速之后,如何理顺改革环节在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衔接?

临床试验全面放开之后,如何确保新药试验的安全性?

更多新药上市之后,如何增强监督力度?

对医药人来说,这些天被打满了鸡血。2017年5月11日-12日,两天之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连发四文,公开征求意见,剑指医药创新和审批提速。

虽然只是征求意见稿,但仅从名字就能看出改革者破釜沉舟之力,四个“鼓励”开头的文件几乎将此前审批矛盾最为激烈的部门全部提及:分别是关于“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加快新药医疗器械上市审评审批”“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改革临床试验管理”“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保护创新者权益的相关政策”。

如果此前同样令业界振奋的44号文(指《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还是大方向的话,现在则真正进入到“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快车道”上。

先是人员数量的突飞猛进。相比美国FDA的3600个审评员,CDE在一两年间从不足一百个扩增到接近一千人。据说要在五年内增到五千人。实际上,从新的审评人员加入,甚至都没有完成培训,药品审评流程就开始缩短了。

中国新药审批速度之慢,是各方诟病已久的话题。此前,一款药品从前期试验到上市批准,需要8年-10年,业内称之为“药滞”。2015年,CDE积压的待审任务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lee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