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还是不生,这才是中国话题

生个孩子是否只是顺从了人类世代相传的生存机制?

责任编辑:朱晓佳

麦克米伦的原剧本中,夫妻两人讨论引发的,是垃圾分类、环境保护、公平贸易等公共话题。在中国,他把讨论重点仅仅放在了生孩子和养孩子上。(剧组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5月18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生还是不生,这才是中国话题 话剧<呼吸>的本土化改造》)

争吵90分钟没有中场休息

“孩子?”

两盏荧光灯管亮起,点亮了舞台中央一块巨型木制跷跷板,一对恩爱的年轻夫妇相拥着,站在跷跷板中央,妻子是研究环保问题的博士,丈夫是自由音乐人。他们之间的对话,从“要不要生个孩子”讨论开来。长达90分钟的时间里,他们争论、吵架从未停止,连中场休息也没有,极为密集的台词和不间断的对话,营造出一种絮叨甚至歇斯底里的氛围。观众却没有因为台词密集昏昏欲睡,反倒是越看越有兴致,他们仿佛被置于家中卧室,围观了一对夫妇的私房话,私房话戳中的,正是当下中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普遍焦虑。

2017年5月3日,由上海“椎·剧场”推出的话剧《呼吸》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上演,并将连续演出10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