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温家宝到的时候,我们也到了
内地的成都台、香港的凤凰台、台湾的东森新闻台……电视使地震以前所未有的直接方式切入三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责任编辑:朱又可 袁蕾
地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中国人刻骨铭心的哀伤。而电视使地震以前所未有的直接方式切入人类的日常生活
受访凤凰卫视抗震救灾报道总指挥 潘红星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是潘红星对他所指挥的凤凰团队的评价。
“5·12”发生之后几十分钟凤凰卫视就进入直播状态。
在潘红星的指挥间里,有手绘在写字板上的兵力分布图。箭头是方向,虚线是路线,棋子是位置。地震之后,凤凰卫视的记者迅速前往重灾区。都江堰、北川、映秀、绵阳,重灾区都能见到凤凰的影子。
除了新闻报道队伍,专题制作的骁将也出发,《大视野》、《冷暖人生》、《鲁豫有约》开赴灾区。明明知道这是危险之地,明明知道这是艰苦之地,但是没有一个说是不想上的。
突发事件的日常状态
地震直播在我们来说是不用判断的,对资讯台来说,只要是突发事件都会给予重要处理。
区别只是处理的大和小的问题。和火灾、水灾相比,地震在一般的灾难当中属于高级别,加上一开始就报的七点多,一判断就是大事,直播突发事件在我们应该说是常态。
我们在日常运作当中已经是这样的状态了,不是说从我们平时的状态转到非常的状态,我们没有这个过程,我们这个过程就是我们的平时状态,从体制上就有这样的内容。因为资讯台整个机制就是按照突发事件处置的,按照第一时间报道的要求,整个设备、系统,都是按最高标准来配置的。
大震刚刚发生的时候,凤凰记者到达现场还有点困难,因为终究离我们远一些,最早到达现场是12日,温家宝到的时候,我们也到了,胡玲是我们第一拨派出来的,因为她是在北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瓦特
后记:大灾面前,每个有良知的国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人间地狱的救援。逝者已经远去,我们幸存下来的同胞都还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对此,我们要做的是尽量给予他们更多的精神安慰,给予他们一个安静的空间来逐渐释放掉压抑太深的恐惧、悲痛,更多给予他们鼓励、帮助,与他们共同携手,再建家园。然而,个别身处灾区的记者,却为了追求他们所谓的新闻价值,在救灾工作中不断添乱:占用稀缺的救灾资源(如汽车、直升飞机)、延迟生命救援的时间(对求救者无聊的问话、对救援者的不停采访),甚至还对幸存的同胞喋喋不休地提问,非要看到每个人都悲痛欲绝、泪流满面方才罢手。将别人的悲痛撕裂再闪光灯下,这是何等的残忍?他们还不如那些默默奔走的军人、警察、志愿者们!这些记者中不乏我们一些主流媒体的名记们。试问我们的大记者们:倘若受难的、逝去的是你们身边的亲人,你们会作何感受? 行者在此呈言:亲爱的记者同志们,请放下你们对所谓新闻价值的追逐,本着对逝者的尊重,对生者的帮助的原则来参与到这场人间灾难的救援中来。需知:没有道德的职业观一种可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