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儒家伦理解决国际难民问题

接受移民策略上应优先考虑文化传统一致或相近的人群,或者减少对来自相同族群人员的接纳或安置规模。

责任编辑:戴志勇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24日,德国慕尼黑市市长Dieter Reiter在赛德灵格门前向难民讲话。一群国际难民进行了三天的绝食抗议,要求得到政府安置。(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5月4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儒家伦理与国际难民问题》)

接受移民策略上应优先考虑文化传统一致或相近的人群,或者减少对来自相同族群人员的接纳或安置规模。

移民地区如发生主客冲突,对双方都是一种灾难。

问题与背景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儒家伦理”与“国际难民”素未谋面,把两者联系起来,是很“穿越”的行为。当代处理难民危机的国际体系背后,本有一套现成的西式价值观念作支撑。重振旗鼓的努力也刚提上议程的儒学,能够对此提供有实践意义的思想资源吗?没人能够给出一个明晰的断定。不过,时下正在积聚的各种因素,给问题的讨论提供了重要的背景条件。

首先,是最近欧洲面临的难民危机提出的问题。人道主义理想,在几百万中东难民蜂拥而至的巨大压力下,已经严重变形。其表现包括,难民问题成为引发英国脱欧的重要原因;德国总理默克尔因其接纳难民的政策,导致其支持度出现断崖式的下跌;还有申根签证联盟解体的危险。

第二,参与当代世界秩序建构的国家意志,需要对之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在参与相关国际议程时,中国需要为自己的主张或态度提供理由,而这些理由是需要有价值观念支撑的。

第三,推动儒学进入当代生活的需要。在儒家文化复兴的过程中,被质疑的问题之一,是儒家伦理长于面对亲人、熟人关系,但短于处理陌生人问题,而国际难民恰好是陌生人中的陌生人,因此它是儒学现代论述需要通过的重要考题之一。换句话说,它是儒家“天下”观念背后的伦理理想是否仍然有效的一个案例。

儒家思想资源

难民是否应当给予帮助,包括提供物资支援以至给予庇护收容,首先是个伦理原则。但现实中,当难民规模超大,造成社会、经济压力,甚至引发危机时,就难得保持欣然接纳的热情。以欧盟为例,德国默克尔当初的人道形象,很快在内外交征中收敛其笑容,英国则干脆以退欧作为抵挡难民的战略选项,当然还有欧盟内外相关国家的互相推诿及摩擦。这些变卦本来不难理解,也无须讥笑、责难。问题在于,相关国家难民政策的退却,同其理想,如何获得一种协调的说明?

“仁者爱人”,儒家自然同样持有爱的信念。但它对爱的理解,常被概括为“爱有差等”,且因此而受到兼爱或普爱者的讥讽。但这些批评多建立于误会或曲解之上。

相对于兼爱或普爱而言,儒家的爱应叫“推爱”,其基本内涵是从亲亲、仁民到爱物。亲亲是根本,原因在于这种美好的道德感情首先是在亲情中萌生与培养的,它具有先天性,是“天命之谓性”范围,也叫天伦。由此出发,再依关系亲密的程度把关爱逐步推至对待熟人、生人以至其它生命的态度上。所以要“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泛爱众”,要讲民胞物与,让爱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那么,为什么不略过差等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lee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回复

2017-08-21

硬把儒家文化插到国际问题中,我看没儒家那段分析,这会是一篇好文章

回复

2017-06-06

腐儒谁吃你那一套,美国靠的拳头,打倒反对他的人,扶植一个亲他的人,敌人反而成了朋友……

回复

2017-05-08

难民问题真的是因为俄和中造成的吗?

天高孤影任我行

2017-05-08

说的再好 也没有接收一批难民来的实在 还有一个问题 难民咋那么多 如果中国和俄罗斯不支持残暴的阿莎德 哪会有那么多的叙利亚难民

回复

2017-05-08

哲学系教授的学理分析

回复

2017-05-08

没看出来到底怎样解决

天高孤影任我行
回复

天高孤影任我行

2017-05-08

说的再好 也没有接收一批难民来的实在 还有一个问题 难民咋那么多 如果中国和俄罗斯不支持残暴的阿莎德 哪会有那么多的叙利亚难民

回复

2017-05-08

没饭吃,没地住的时候,只想能管个温饱就好,有温饱后就会想要更多的待遇,而且西方社会很注重人权,最好的就是先设立好条条框框和规矩,想要获得救援就必须遵循规则,否则驱逐,当然这个规则必须是不平等的..

回复

2017-05-08

我只问你接受多少难民!

tange
回复

tange

2017-05-08

坐而论道?。。没有物质条件谈这些没啥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