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为何成为现象级电视剧?

《人民的名义》证明,现实主义不仅有艺术价值,也同样有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或许预示着现实主义题材的强势回归。

责任编辑:陈恺辰

2017年4月18日,河北秦皇岛,最近《人民的名义》火了,几乎每间宿舍都在追剧。(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5月4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乐见现实主义题材的回归》)

《人民的名义》刚刚全剧终。根据央视索福瑞公布的数据,这部剧单集收视率破8,创下了近10年来国产电视剧的收视最高纪录。

同时,这部剧还产生了近年来中国电视剧的很多新现象。一部讲主流政治生活的反腐大剧居然受到了年轻人甚至大量90后的热捧;戏中最出彩的居然不是陆毅、张丰毅这两大传统帅哥,而是吴刚、许亚军、张志坚这些老戏骨,其中吴刚扮演的达康书记更是受到90后的热捧,衍生出大量表情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lee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6)


回复

2017-05-21

一部好剧多方推广

修罗
回复

修罗

2017-05-16

我倒是觉得在现下的中国,这部戏有点浪漫主义

回复

2017-05-09

这才是有意义的作品!

159****1554
回复

159****1554

2017-05-09

政治题材第一编剧十年磨一剑,上好的剧本是连续剧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上是最高检牵头出品,有丰富的反腐题材和前所未有的尺度,为顺利过审保驾护航。反映了反腐大时代艰难的反腐败斗争,不仅在大的方面针砭时弊,很多细节都是提炼现实的精华。达康书记说:一些人享受着改革开放的好处,却埋怨得最厉害。还有懒官懒政等现象。 如果广电能再开放一些,我们的电影必定比阿三和棒子的电影要好

回复

2017-05-08

你啊 太年轻 身边就有陈老这样的人

2017-05-07

现实主义?excuse me?看到陈老那种一副为民做主的样子就觉得特别假,现实就是官官相护,老实的都被排挤掉

157****6190
回复

157****6190

2017-05-08

不要动不动就"甚至90后"好不好,90后的尾巴都已经进了大学校门了。我们也在一点点成长,成熟,在社会面前,我们也在变得像你们一样现实,甚至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社会的尖锐矛盾与深刻变革绝不会少了我们的目光。 另外顺便一提,我发现身边的朋友包括我普遍更喜欢祁同伟,他的罪行不可辩驳,可做法同样无法苛责,他的哪一步是自己所能控制的?我曾问朋友,你会不会跪在梁璐面前,他毫不犹豫"跪",反过来问我,我犹豫下,"跪!"。我想如果我处在那个位置,除了不会袒护罪犯亲戚和纠结下杀陈海,不会和他有什么不同。后来发现网上好多人有同样的想法,我为我们的思想感到羞耻,学了那么多年的孔孟,却毫无还手之力地倒在现实面前。到底是谁错了?我们才二十刚出头,也就是你们口中的90后。未出茅庐便已如此,想想你们,毛骨悚然。写着写着便不知说了什么

不怕不怕
回复

不怕不怕

2017-05-08

娱乐化和欲望化的影视剧可能会在一段时间里盛行,究其原因,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所导致。往往快节奏的生活需要的是轻松的,休闲的东西。但并不代表深刻的、反应现实的读物和影视剧的消失,只是在某段时间里无法风行,因为人类的进步是依靠不断的反思和对现实情况一次次做出判断得来的。

森森
回复

森森

2017-05-08

为什么😣?很好理解嘛😊!统治阶级以前不允许拍摄自己腐败的宣传片。而只允许拍摄如何纯洁,如何无私心,如何大公,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今突然来个揭露精英阶层猖狂腐败的电视剧,符合下里巴人一贯的围圈看热闹的小市民心态,打发时间,何乐不为!再说,看够了虚幻,无聊,意淫的娱乐产品后,突然来一个开口菜,不也是一种生活嘛!

回复

2017-05-08

嘿,抗日脑残剧你们看够没?

Edinburgh
回复

Edinburgh

2017-05-08

满足了大众对官场生活的窥探欲

回复

2017-05-07

很多地方用词,断句有待商榷

蓝石头
回复

蓝石头

2017-05-07

我看的是小说!真喜欢就买小说看吧。更有趣。

135****1938
回复

135****1938

2017-05-07

充分满足90后的窥探欲😀

追寻天枰
回复

追寻天枰

2017-05-07

现实题材太少了,连纪录片都是说教我泱泱大国。

回复

2017-05-07

回复

2017-05-07

现实主义?excuse me?看到陈老那种一副为民做主的样子就觉得特别假,现实就是官官相护,老实的都被排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