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为何会在学生中这么火?

我们被卷入了信息的洪流,父母一辈所经历的在乡野间、放学路上恣意欢乐的场景,我们并没有过多深刻的体会。

责任编辑:温翠玲

《人民的名义》(影视剧照/图)

作为高三党的我,昨晚竟然熬夜看了《人民的名义》,返校后听到好多同学和我有相似的经历,甚至有熬夜到凌晨三点的。这剧在网络上的播放量早已超过10亿次。这个现象很值得玩味,《人民的名义》为何会在学生中这么火?

不可否认,我们这一代学生正经历着一个过度娱乐化的时代。就文化市场而言,真人秀节目俯拾皆是,高片酬却无演技的“小鲜肉”霸占着公众视线的焦点,部分影视剧层次肤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9)


philory
回复

philory

2017-06-10

这部剧的主旨正是艺术性地批判了人治的弊端,即便是反腐也要依法展开。开头为规还是拘丁义珍而有政治因素干扰其实就出现波折,与之对比的是侯亮平情急之下不上报就依法在机场高速收费站拦截李达康前妻欧阳菁顺利达成。

2017-04-14

人治就是好!人治造就了五千年文化。 大力宣扬人治。 反对西方所谓民主法治。

思ぉ语
回复

思ぉ语

2017-05-08

现在的学霸都是被这样训练的,即使有自己的一些观点看法,也不一定会表露出来,我们要符合主流思想价值观

2017-04-13

同意,浓厚的考场文套路感,衷心希望作者写这么一篇文章,心里不是全想着博人赞赏这样的东西。在思想觉悟上,文章远不够深刻,内容都是表面陈述,极缺内心思考,在文笔上,看得出选词用心,但说句半玩笑话,即便你的文章是专门为高考练习才写得这么炫技,也是拿不了高分的。把用词造句的时间多拿出来一些放在主旨提炼与升华上,多几句对这部剧的深刻感悟,强百倍。

回复

2017-04-20

高三学生挺成熟的

回复

2017-04-15

理科生

2017-04-12

高三……文综政治成绩绝对不低

回复

2017-04-14

一针见血

2017-04-13

教法律的老师说自己一直憋着没看,我看了9集也不看了。剧中表达的观念还是把不贪腐的希望寄托于有良心的官员,官员办事也是找关系,如果想尽快解决。还是传达一种人治的观念。什么是法治? 民主宪政 国退民进 保护私权。。。这才是这个时代缺失的,我们不缺个别理性的官员,我们缺少一个理性的社会。。。

回复

2017-04-14

天下乌鸦一片“以人民的名义” 正能量:党中央(东方红、改革开放、三个代表、和谐社会、中国梦) 负能量:贪官(腐败)

lwtz

2017-04-12

正剧洗脑效果更好,学生看了反腐题材的影视剧不太会滋生什么批判精神,相反,他们更可能从中受到爱党爱国教育,他们无从区别不同体制的腐败问题,党中央是英明廉洁的、在党中央领导下反腐会取得最终胜利,干部官员的道德水平及社会风气在经历过反腐斗争的教育后将会有一个基本扭转,我们的制度是值得信任的,党是有能力的有担当有改革精神有执政大任的,等等 当今,“我们被卷入了信息的洪流”是不假,当然,不光是“我们”(学生们),我们的家长,甚至爷爷奶奶辈不都卷进了信息的洪流嘛,娱乐化,弱智低质的各种娱乐方式不仅是学生群体的主要消遣,整个家庭、几乎所有家庭都是这类消遣的参与者,只有与过去的某些年代相比,这种状态才算是一种进步。同学在某处说“父母一辈所经历的在乡野间、放学路上恣意欢乐的场景,我们并没有过多深刻的体会”,不要说同学的上一辈上两辈人在旅游经历方面(即行路方面)与同学辈相比已经远远不如,在享有人性的自由度方面更是不及。代际差异当然是有的,但其中的价值差异不是简单的老辈淳朴后辈浮躁的问题。一不小心,同学就“天真”毕露

回复

2017-04-14

人治就是好!人治造就了五千年文化。 大力宣扬人治。 反对西方所谓民主法治。

2017-04-13

人治不见得不好,人治体现的是一种治理的高度,能够统一意见,解决矛盾

回复

2017-04-14

以高三学生的名义

回复

2017-04-14

以高三学生的名义

2017-04-13

高三学生能写这个层次的文章吗? 这文章一点学生味都没有!

回复

2017-04-13

呵呵,别人高三学生写的挺好的啊。主旋律就该这么提倡,老是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不说社会能不能进步,你个人是进步不了的。为什么?你阴暗呗!!学弟,挺你!

回复

2017-04-13

大学生应该通过这个剧了解社会的生态是啥样的

回复

2017-04-13

真实可信,把在中国做企业的艰难演的非常接近,让人感触很深!

回复

2017-04-13

人治不见得不好,人治体现的是一种治理的高度,能够统一意见,解决矛盾

回复

2017-04-13

教法律的老师说自己一直憋着没看,我看了9集也不看了。剧中表达的观念还是把不贪腐的希望寄托于有良心的官员,官员办事也是找关系,如果想尽快解决。还是传达一种人治的观念。什么是法治? 民主宪政 国退民进 保护私权。。。这才是这个时代缺失的,我们不缺个别理性的官员,我们缺少一个理性的社会。。。

回复

2017-04-13

这文章当高考作文拿高分绝壁没问题,来南周就欠缺点角度,深度

回复

2017-04-13

高三学生能写这个层次的文章吗? 这文章一点学生味都没有!

2017-04-12

这样的文章出自高中生手里,说实话,我不觉得有多兴奋。只能说 ,作者的作文基本功很扎实。至于灵性灵气触动心灵有感而发对生活独具只眼,实在不多。南周应该不要提倡这种小孩子成人化,满篇拼凑的主旋律。会把小孩带坏的。

回复

2017-04-13

高三学生能写这个层次的文章吗? 这文章一点学生味都没有!

2017-04-12

高三的学生能有如此觉悟,实属不易。

回复

2017-04-13

同为高中生的我只能说 主旋律没什么不对 这部剧吸引我们学生的点里 主旋律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调查没有发言权。

2017-04-12

这样的文章出自高中生手里,说实话,我不觉得有多兴奋。只能说 ,作者的作文基本功很扎实。至于灵性灵气触动心灵有感而发对生活独具只眼,实在不多。南周应该不要提倡这种小孩子成人化,满篇拼凑的主旋律。会把小孩带坏的。

回复

2017-04-13

同意,浓厚的考场文套路感,衷心希望作者写这么一篇文章,心里不是全想着博人赞赏这样的东西。在思想觉悟上,文章远不够深刻,内容都是表面陈述,极缺内心思考,在文笔上,看得出选词用心,但说句半玩笑话,即便你的文章是专门为高考练习才写得这么炫技,也是拿不了高分的。把用词造句的时间多拿出来一些放在主旨提炼与升华上,多几句对这部剧的深刻感悟,强百倍。

2017-04-12

这样的文章出自高中生手里,说实话,我不觉得有多兴奋。只能说 ,作者的作文基本功很扎实。至于灵性灵气触动心灵有感而发对生活独具只眼,实在不多。南周应该不要提倡这种小孩子成人化,满篇拼凑的主旋律。会把小孩带坏的。

回复

2017-04-12

浅谈,谈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