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 负建筑,胜建筑
设界
“建筑自身存在的形体是可耻的。我想让建筑的轮廓暧昧化,也就是说,让建筑物消失。”
中国人认识隈研吾通常起于长城脚下的“竹屋”,他利用竹质材料建构的独特空间真正实现了“结庐在人境”。“长城沿着斜坡修筑,毋须弄平地表。这种原理很有活力,专为在严酷大自然中造大型建筑物而设计,可谓‘败中求胜’。对抗自然斜坡的同时,长城也持续地被自然打败,它用这种方式与自然作战。我一直在思考‘负建筑’的道理,长城是最佳例证。”策展人朱锷认为,隈研吾提出的“建筑应该在适应各种各样的土地环境上进行设计”的“负建筑”理论,对于中国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城市的生活空间被高速重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怎样合理地设计现代的生活环境。
作为当今日本建筑界领军人物,隈研吾善于利用环境特征变换建筑形态,所思所为早已超出建筑本身,而更侧重建筑与人类、自然的关系。然而,早在1986年至1991年间,其代表作则是另番面貌:位于东京世田谷区的“M2”曾是幢外观突兀的建筑,一根古希腊式的巨柱耸立中央,全然古典建筑废墟派作风,隈研吾因其新奇创作被奉为“后现代旗手”。但是,泡沫经济幻灭,时代一转身,“后现代贵公子”被视作“建筑罪恶集权化”的始作俑者。“M2”成了殡葬厂,隈研吾被“逐出”东京建筑圈,12年间没接到一个东京的工程项目。
他开始接手东京以外高知、爱媛等小城的地方工程。这些小城不尽相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状况让他首次考虑建筑的适用性和生态性,独特的理论和风格随之形成。1994年到2000年间,这些地方工程屡获日本各大建筑设计类奖项,2001年“石博物馆”获得国际石造建筑奖,次年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为他赢回国际声誉,他得以重新开展东京的工作。
反观“转型”,关键是以“弱”求胜:“‘M2’的问题在于它过强,造出来后胜过周围环境。在参与地方工程时,我尝试将木材、纸、土、玻璃等材料用到建筑中,它们的使用对弱化建筑物的观感起了重要作用。”“M2”以后,他的风格逐步“弱”化:开阔的庭院、半透明的空间感、以墙壁栅栏或玻璃建起的通透立面,加之适度引入水、竹等装饰元素。
“我喜欢那些柔软、自然间本身就存在的材料,”隈研吾的“反物质”概念起于对混凝土的批判,“混凝土盒子这样封闭的形式让我全身难受。待在这样的盒子里,呼吸不畅、身体拘束、体温也好像被吸走似的。”
网络编辑:方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