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激励要上升到法律

正义固然很多时候出于人性中的冲动,但一个社会的整体正义是需要制度安排的,是需要激励的。制度明确鼓励真善美,正义也就与我们不离不弃。

责任编辑:顾 策 苏永通

 

近年来,有人在公共场所突发急病却“无人会救”或“无人敢救”的现象屡屡发生,“路人摔倒扶不扶”问题也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个别司法判例的失准以及立法对被救助人的权利和责任规定不明确,是导致“扶不扶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3月23日《南方周末》)

公安部近日发布《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民间对见义勇为统一立法的期待将成现实。

见义勇为作为一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回复

2017-04-04

正义感应该成为人的本性。不过任重而道远。

回复

2017-03-27

这样的制度出台是一种进步,但是不可能会面面俱到,每条法律都有其漏洞。只是这种进步,可以让正义得到保护,把社会风气引上正道

回复

2017-03-26

我是一名大四的毕业生,前几天去面试的时候看到这样的一幕:两个年轻人扶着一个中暑的老人在旁边的石凳子上坐下来,而老人的老伴就在一旁一直鞠躬对着两个年轻人说:小伙子,谢谢你们!现在这样帮助老人的现象已经不多了,大家都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真的非常感谢你们!

回复

2017-03-26

法律是国家的底线,并不是维护公平正义,而是维稳。这种法律漏洞太大很难实施。

回复

2017-03-26

请问,如果爆料需要怎样联系记者!涉及村霸!谢谢!

回复

2017-03-25

法律才是值得敬畏的

回复

2017-03-25

制度越健全,人民素质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