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有“保研”“考研”热?

年轻是一种资本,挑战也好,尝试也罢,要趁年轻。

责任编辑:朱又可

2016年12月24日,辽宁铁岭市考生结束上午的考试走出考场。(新华社记者 丁洪法/图)

辽宁大学本学期有一门课,是针对国际政治专业大三学生的专业课,有4个学分。开学不久,有一个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到教室来点名,然后强调大三第二个学期对同学们的重要性,尤其对所谓“保研”或“考研”而言。

这几天,我经常当面或通过微信跟大三学生们聊保研或考研的问题。根据他们的说法,保研是按照从大一第一个学期到大三第二个学期的成绩总和而被敲定的,能够被保送到复旦、人大等只有那么几个人,我从他们的状态和情绪不难察觉:保研的竞争相当激烈。

不过,使我最感到惊讶的还不是保研的竞争激烈程度,而是考研的人数之众。我没统计过,但凭我跟同学们交流的感觉,除了能保研的学生之外,好像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正在试图或已经决定考研,而现阶段已经明确把毕业之后的目标设定为出国留学(这毕竟需要一定的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完全由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