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测 难难难

中国是否进入地震频发期?此次四川强震是否有前兆?科学家为何没有预测出来?地震研究为什么总是滞后?中国的抗震减灾机制存有什么问题?

全世界的地震预报水平及地震其他研究水平都一样低

中国是否进入地震频发期?此次四川强震是否有前兆?科学家为何没有预测出来?地震研究为什么总是滞后?中国的抗震减灾机制存有什么问题?

本刊就此专访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陈运泰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与构造地质学家马瑾院士及中国地震局前副局长何永年研究员。

中国是否进入地震频发期?

人物周刊:有专家说地震存在一个百年周期,1900年至1920年前后在新疆等地有多次8级强震,是否现在又进入一个地震频发期?

陈运泰地震活动不是均匀的,严格来讲地震没有存在周期的问题。有人认为有的地方有周期性,但这不带有普遍性,没有肯定的结论。

但没有周期性不代表没有规律性,能肯定的是地震有一个平静,活跃,再平静的规律。问题是平静多久才活跃?这次平静期的长短是不是和下次一样?这个特点不是很清楚。只发现一两个比较大的地震,就说活跃期来了,或者说,长期很平静,就说平静期很快过去,这些结论都不是太有道理。有些人跟公众介绍带有偏向性,容易造成误解。

所以,综合地说,很有可能进入频发期,但也没充分根据。希望大家认识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实际上,地震学研究的,大众关心的很多问题都没有结论。

马瑾:从历史上来说,地震有活跃期,有平静期。1966年到1976年是活跃期,那段时间地震挺多。1976年到1985年之间,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很少。

目前主要是在西部比较活跃。从鄂尔多斯西边一直到川滇,我们把这一带叫做南北地震构造带,这是个地震比较活跃的地带,汶川发生的地震就在这个地带上。

1995年到现在,中国西部发生过好几次7级以上地震。比如,2001年,在西昆仑有一个8.1级的地震,新疆于田县前不久也发生了7.3级的地震,但是由于那里人口比较稀少,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有这些地震。

人物周刊就您的研究,西部的强震是否还会继续?

陈运泰中国西部从历史上一直到近期,都是地震活跃的地区,比方说1933年叠溪地震,1976年松潘、平武大地震,那都是8级左右的地震。

地震在时间空间上是成串成丛地出现,可能长时期平静,也可能长期活跃,这次地震后不能麻痹大意,另外西部地区跟东部也有关联性,所以不能只关注西部,东部如华北地区要特别的注意。

是否预测到汶川地震?

人物周刊对这次汶川的地震有预测吗?

陈运泰西部地区的整体情况,地震学家都很清楚。在长期的观测中,都认为这个地方是地震很活跃的地方,对于会发生强烈地震有共识。但这只是一种预报,离民众希望的短期、临震预报,还离得比较远。

实际上现在预报最难的也是短期的、临震的预报。地震学家对一个地区十年、几十年内可能发生多大的地震,这种预测还是比较过得去的,但这种中长期预报只对抗震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有用处,对于避免和减少灾害损失没有直接的帮助。

而关于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


回复

2008-05-26

网上不是有去年访问国家地震局局长在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的节目访谈吗?那个局长说的是什么啊?大家不信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他说预测地震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只要积累足够多的数据和案例就可以准确预测!!为什么这次就没人追究这个问题呢,所有专家一个口径,说预测是世界难题,这不就是为自己的罪名开脱吗!!寒心啊,作为一个中国人!或者是被迫统一口径?为什么不报道那些政府部门和军工科研的伤亡情况?是不是他们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这些能让那些亡灵安息吗?心痛。。。。

回复

2008-05-26

网上不是有去年访问国家地震局局长在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的节目访谈吗?那个局长说的是什么啊?大家不信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他说预测地震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只要积累足够多的数据和案例就可以准确预测!!为什么这次就没人追究这个问题呢,所有专家一个口径,说预测是世界难题,这不就是为自己的罪名开脱吗!!寒心啊,作为一个中国人!或者是被迫统一口径?为什么不报道那些政府部门和军工科研的伤亡情况?是不是他们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这些能让那些亡灵安息吗?心痛。。。。

回复

2008-05-23

制度啊.你們看現在很多制度不都是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嗎?把所有人變成一樣的人,一樣的廢人,人如果沒有分工合作不就都成了廢人了嗎?

回复

2008-05-21

这次地震对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是一次洗礼!就上文的议题,本人看法如下:1。地震短期预报确是个难题。不说其他,单说预报后的政府和民众的应对,就是个大题目……落实了,若一周内或两周内都没动静,会怎样?2。由于上述和其他的原因,预报意见的审核、申报程序必然繁琐些。在这中间,就有人的(特别是小人)干扰。上文提到的耿庆国预报此次地震的材料,大部分人认为是基本真实。马后炮说,这是个教训!3。为什么会这样?人人皆知!4。当前,为大局,政府、相关部门、权威人士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地震几天就花白了头发的温总理回京就找了地震局开会,怕也与上文的内容有关。5。《南方周末》03。7。31的[制度是冰尖文化才是冰山](赵晓)我一直留着(本报是我剪报的素材之一)。任何文化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或说是精华和糟粕。我希望,全民,特别是当权者先要接收这次洗礼,包括努力、尽快去除自己头脑中的‘糟粕’。则世界幸甚!不当之处,请指正。

回复

2008-05-21

<灾害学>2006.9第21卷第3期发表的论文是真的吗,该论文的结论和建议是:2008年在川滇地区将发生6.7级以上地震,并提出了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