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谈中国:中国崛起和西方衰落没有关系

中国的崛起并不意味着“西方”的衰落。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林欢

托马斯·海贝勒教授(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3月16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发现真实中国与中国研究的兴起——托马斯·海贝勒访谈录》)

编者按

托马斯·海贝勒(Thomas Heberer),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研究所和政治学研究所资深教授,当代德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教授在2016年12月-2107年1月访德期间,多次访谈海贝勒教授。本访谈录是浙江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托马斯·海贝勒中国研究文选》代序的一部分。

中国的崛起并不意味着“西方”的衰落。“西方”并不是一个均质的集体,其中包括较为成功应对了经济危机的国家(例如德国)以及那些还深陷其中的国家(例如希腊)。

中国知识界一方面依然停留在构建西方神话的层面,另一方面过度膨胀,在讨论中国模式时刻意抛开西方文明。我发现,中国的青年学者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知之甚少,他们涉及的知识领域往往非常有限。此外,许多青年学者并未学会独立思考问题。

从汉学到中国研究

郁建兴:我刚刚校对完您的著述目录,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关于中国的研究。从学科背景看,从社会人类学到政治学;从空间上看,从四川凉山彝族及彝族企业家开始到东、中、西部的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地方政府、企业家,足迹几乎遍及全中国;从时间上看,从1977年博士论文开始,一直没有离开过中国研究领域,至今已达四十年,可以说,您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史。

您是一名名副其实的“中国通”,2016年11月25日,刘延东副总理访问德国时会见了您。中新社记者在对您的专访中称您为“德国知名汉学家”。不过,我从来没有听您自己称自己为“汉学家”。

托马斯:事实上,我也不接受这样的称号。汉学(sinology)最初指国外的人对古典中国的研究,其领域集中在古代中国的语言、文学、哲学和宗教。该术语排除了国际关系和学科取向的研究,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等。我一直觉得,如果有人称呼我为汉学家,这多少有些奇怪。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通常会回答,我是一名专注于中国研究的政治学家,而不是汉学家。

在德国,汉学一直主要涉及古代和传统中国,忽略了现代及当代课题。上世纪70年代初,当我还是海德堡大学的一名学生时,我建议当时的汉学教授开设有关中国当代发展的课程。教授回答说,方才有个学生建议就生活在北方中国的匈奴人的马鞍开课,而他已经同意讲授这样一门课程。因此,已经没有为当代中国开课的空间了。

汉学的困境在于,除语言学研究(或者加上文学、历史和艺术)以外,它没有发展出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学。这种情形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发生了改变。

郁建兴:谢谢您介绍汉学及其在德国的历程。欧洲兴起于17、18世纪的汉学,聚焦于汉语及汉字、历史学和四裔(匈奴、突厥、吐蕃和蒙古)学等三大项目,大多将中国排除在西方文明概念之外,研究中国是为了以欧洲模式“开发”中国,“文明化”中国。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汉学才出现了分流,即分为传统汉学研究与当代中国研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