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率造假怎么破
收视率造假有多普遍?是多大的一种恶?该打击吗?
责任编辑:陈恺辰
收视率造假的根源在于利益驱动,在足够的利益驱使下,再严格、精密的调查统计方式也挡不住造假的步伐。
(本文首发于2017年3月9日《南方周末》)
2017年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文艺界小组发言中,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张国立痛陈,近年来出现的收视率作假现象,“把大家一起赶上了黑道”。张国立认为,目前中国仅有一家收视率监督监控平台,对一些人来说“就方便了”,给收视率购买和作假打开了方便之门。他举例称,曾出现导演购买收视率被骗,最终作品在省级卫视频道上线三天后就被下线的“业内大笑话”。那么,收视率造假有多普遍?是多大的一种恶?该打击吗?
正方:
收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bett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呵呵,说的好像它收视率上去了我就会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