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名记】54年,老兵回家路
穿千层底、换绿军装、喝小米粥。22岁时,王琪穿着母亲做的布鞋参军。24岁时,他一身国防绿消失在喜马拉雅森林中。
责任编辑:苏永通 实习生 彭奕菲
老兵王琪刚到机场和妹妹拥抱流泪。
(本文首发于2017年02月16日《南方周末》)
出品:姚忆江工作室
主创:南方周末 姚忆江
元宵节,78岁的失联老兵王琪时隔54年重新踏上故土。南方周末记者与其同机返乡,持续六天近距离记录他的归国路。
穿千层底、换绿军装、喝小米粥。22岁时,王琪穿着母亲做的布鞋参军。24岁时,他一身国防绿消失在喜马拉雅森林中。
“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回到中国第二天,78岁的王琪换上了他似曾相识的军装。
当年,24岁的王琪同样一身绿,走进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原始森林,从此杳无音讯。
1969年,王琪的五弟王宣即将入伍,接兵干部到家时,王琪母亲说,我有一个儿子参军到现在还没回来,怎么又要带走我一个儿子?王宣已穿上的军装被现场脱了下来。
“五叔对奶奶一直有怨言,为什么不让他当兵?”王琪的侄子王英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其实,54年来,王琪无时无刻不盼着归国。
王琪当年穿的是55式军装,现在这一身65式军装,是临时找来的。
半个世纪的异国坎坷经历,在王琪的脸部留下沟壑,在腿部留下伤痕。此刻,老人更愿意平静地享受这珍贵的骨肉重逢。
“变化来得太快了”
“碰!”
2017年2月10日上午,像往常一样在打麻将的王致远有些心神不定,手一抖,摸到的一张好牌掉落在地。
匆忙进屋的王英军凑到他耳边,“三叔明天就回来了。”王致远顿时激动得把牌一推。他等到了人生最好的一副牌。
那一刻,他的三弟王琪正在赶往印度首都新德里的路上。
2013年王琪获得中国护照至今,已过去四年。“中国大使馆的材料递交到印度有关部门后,就石沉大海。”雅树笼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更早还可回溯到1989年,王琪在家书中提及,“回国证在办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小珊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