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6年书单·虚构类(一)

愿这个书单,为你的阅读提供某种参考。

责任编辑:朱又可

(本文首发于2017年1月26日《南方周末》)

编者按:因版面所限,几个学者和作家共同推荐同一部作品的,由编辑加以筛选,只保留一个评语。本报对推荐人的劳动未能完全呈现表示歉意,也对因为我们视野的限制而未能关注的佳作乞求读者和作家的原谅。愿这个书单,为你的阅读提供某种参考。

陈晓明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资料图/图)

《独药师》,张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5月

《独药师》叙述从容优雅,舒缓自然,表现出控制力的成熟老到,艺术分寸的拿捏打磨、人物的精雕细刻,语句的漂亮纯净,可谓炉火纯青。《独药师》寻觅印证一段历史传奇,把自我的生命意识融入中国现代史,思索对于中国这个民族进入现代的选择方案。救世良方和拯救个人灵魂的妙药究竟是什么?这妙药来自古旧民族传统的遗产还是外来的现代文化?在传统社会向现代剧烈转折的历史关节点上,现代自觉的意义究竟如何?究竟是逃逸还是救世?对于民族是存亡的问题,对于个人是生死的难题。小说聚焦于个体生命的内省意识,层层推进,与今天的我们如此靠近,与今天的时代如此一脉相承。

《茧》,张悦然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7月

《茧》是一次对历史的真诚致敬,也是一次对青春成长的归纳梳理。历史叙事与成长叙事相融合,第一次出现在80后代表性作家张悦然笔下,其意义自不待言。作品在忧伤唯美中透着迷惘、颓废。作家整合历史的冲动常常被否定式的反思所质疑,于是还原历史的方法便成了一个个意味深长的病征展演,人物的精神疾患和心理疾病触目惊心。与此平行存在的是,成长中的少男少女用游戏来探究世界和人的秘密,比如他们发明了灵魂对讲机。而灵魂恰是成人世界乃至那段糟糕的历史都丢失了的东西。小说穿插叙述的手法,以不同的人物讲述的视角变换,语言的简洁与情绪韵致,都可见出张悦然在小说艺术方面做出的可贵努力。

赵月斌 山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

 

赵月斌,山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资料图/图)

《排队》,【美】奥尔加·格鲁辛著,翁海贝译,漓江出版社2016年8月

《排队》的作者奥尔加·格鲁辛是俄裔美国女作家,1971年生于莫斯科。18岁那年,经过整整一个夏天的“排各种队、做许多无谓的体检和给文件盖章”,总共完成48个申请步骤后,她终于被允许登上去美国的飞机,成为史上第一位申请到美国大学本科课程的俄国学生。《排队》是她的第二部作品。在她出生亲历的祖国,排队曾是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不得不在无所不用其极的官僚极权机器下排莫名其妙的队,排没完没了的队,排遥遥无期的队。《排队》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排队”的故事,只是这个故事比现实更显夸张、荒诞。它像卡夫卡的《城堡》、贝克特的《等等戈多》、奥威尔的《1984》一样具有显著的寓言性质,只是这个寓言更有其渊源指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