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区的“桃源”梦

“我们一开始就不想从这个项目挣钱。”小镇开建到现在,股东们没有分过红。

责任编辑:李梁 助理编辑 温翠玲

业主在小镇里的信用良品商店里购物后,在自助收银台付款。小镇目前已经开了好几家自助商店,店里实行自助购物,没有服务员,称重、付款、找零,都是顾客自己动手。(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月19日《南方周末》)

“我们一开始就不想从这个项目挣钱。”小镇开建到现在,股东们没有分过红。

“开始也不习惯,看到陌生人想笑也很难笑起来。”

小镇的各小区分批建成后,后来的业主也会本能地去遵守此前形成的规则。“文明是会传递的。”

“我们的物业这么用心在服务,没有必要成立业主委员会。”

“明天想去泉州市区。”2017年1月12日晚上,张清宁开始发愁交通工具,她是北京一名文化工作者,当时正在福建泉州市惠安县一个叫聚龙小镇的地方出差。

聚龙小镇不是建制镇,而是一个大型的封闭社区,离泉州市区30公里。小镇物业工作人员听到张清宁的想法后,立即在小镇爱心顺风车群里发布消息。次日早上7:20,车主洪德焕准时到宾馆接上了张清宁。

洪德焕是聚龙小镇爱心顺风车的发起人之一。入住2800多户的小镇,已有800多人加入顺风车队伍。他们不仅通过两个微信群免费顺路载客,还在小镇设置了停靠点,路人有搭载需求时,司机会停车询问,顺路就拉。“只要拐得不远,一般也会送一程。”洪德焕说,在小镇上,业主之间类似的互助已形成一种习惯。

初到聚龙小镇的张清宁发现,这里的许多业主会见人微笑打招呼,没有一家装有防盗窗,自行车不用上锁,每天流水数千元的信用良品商店不设收银员,也没有监控,全凭顾客自助付账、找零。

“就要挑战没有人情味的都市生活圈。”1月15日,小镇的开发者郭无争说。这位石匠出身的企业家说,他的初衷是建一个没有陌生、心有所安、情有所归的“桃花源”。

“不要小看信用良品店”

聚龙小镇始建于2007年,业主来自全国34个省市,一共包含6个小区,取的名字都充满“世外”之意,如东篱、陶然居、甘泉居。

住在陶然新村的黄蓉,老家湖北,买房时看中的是小镇的环境。封闭的小镇依山傍水,占地2万亩,但建筑物占地不到2000亩,剩下的都是景观和绿化。

住进小镇后,黄蓉觉得那里不仅环境优美,更新鲜的是邻里关系“毫无陌生感”。

2014年装修期间,有人带她去了郭无争家,小镇的业主和公司员工都叫郭无争“老板”。刚好老板要去一位业主家吃饭,便邀黄蓉一道前往,她不好意思。郭无争坚持让她参加,说在小镇去邻居家吃饭是很正常的事。

那顿饭后,黄蓉被他们那栋楼的物业管家陈小萍拉进了业主群。之后每周都能收到邻居的吃饭邀约,或是来朋友,或是有人过生日,一去就是好几家。她很快就和邻居们打成了一片,其间还去“老板”郭无争家吃过几顿,这与她此前居住的小区邻里关系有巨大反差。

现在黄蓉已习惯了与邻居们的互助。1月14日上午,她接到了楼上邻居的电话,那家保姆刚走,女主人怀孕,说要去黄蓉家吃饭。挂断电话,黄蓉马上从30公里外的南安县城回到小镇准备午饭。

入住后,黄蓉在小镇商业中心租下了一间商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