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职称的目的是评价人才

日前出台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

责任编辑:陈斌

(新华社/图)

全国5500余万专业技术人才将迎来一个利好消息。日前出台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

所谓职称制度,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性质。问题来了,教授搞学术,民用航空人员搞飞行技术,这俩一个在地、一个在天,评价标准却是“一刀切”,大家都要发论文,都要过英语和计算机考试。这对于偏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来说,显然不公。坊间也经常有抱怨,如一位育种专家,培养出好几个玉米新品种,也发了很多篇论文,可是英语不过关,于是连副研究员都评不上。

要评职称,先过外语和计算机,这一做法多年前就遭到质疑。此前已经有很多地方进行去行政化尝试,比如广东省强调,对科技人才的职称评定要实现向“重科技成果&rdq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lee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9)


静等花开
回复

静等花开

2017-01-22

要合理就好啦

文章
回复

文章

2017-01-15

什么事都思考明白核心精神,就不会出现偏差。

文章
回复

文章

2017-01-15

什么事都思考明白核心精神,就不会出现偏差。

回复

2017-01-14

拿高校说,总不能所有的老师都拿一样的工资吧,终归还是要有区别,去掉了职称,一定会有新的标准出来,所以问题不在什么标准,真正想有所作为的怎么会这么在乎标准,说到底不过是自己眼红罢了。

淅水长有
回复

淅水长有

2017-01-13

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绝大多数相差不大,但非要用职称分个三六九等,工资相差近千元,导致权力寻租,老师斯文扫地求校长评优秀,送钱物要指标,结果师德沦丧,戕害了老师卵灵魂。学校官员大部分都是高职称,高工资。可以说职称成了教育的恶之源。

回复

2017-01-13

执行的时候已变味儿

张营
回复

张营

2017-01-13

回复

2017-01-12

终于要改了

阿sir
回复

阿sir

2017-01-12

职称评比由来已久,尽管有诸多弊端,对于一个低层普通职工来说,也是为数不多的晋级加薪的机会。

回复

2017-01-12

说英语没用,很可笑

回复

2017-01-12

跟你混

回复

2017-01-12

这种混账体制不知让多少具有真才实学的人被埋没被亵渎,让多少蝇营狗苟之徒名利双收!看看时下那些所谓教授们,其中德才不备的痞子无赖人渣有多少!

轻水非烟
回复

轻水非烟

2017-01-12

只是做做样子给人看,别当真。

回复

2017-01-11

农艺师这些职称都被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得了,然而他们去基地种植或者管理得出好的收成吗?职称?呵呵

王庆峰
回复

王庆峰

2017-01-11

一些航空技术、传播技术方面的技术人员。传播应为船舶。

回复

2017-01-11

然并卵

回复

2017-01-11

有些职称评比的含金量值得商榷

回复

2017-01-11

没什么变化。

爱,咋咋地
回复

爱,咋咋地

2017-01-11

扭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