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数据还敢做手脚吗?

2016年12月26日,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很有针对性,可望有效约束那些有动机、有机会对环境监测数据动手脚的主体。

(新华社/图)

还敢打环境监测数据的主意吗?2016年12月26日,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很有针对性,可望有效约束那些有动机、有机会对环境监测数据动手脚的主体。

最有指向性、非常硬核的是《解释》第10条。该条第1款规定,针对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实施下列行为,或者强令、指使、授意他人实施下列行为的,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论处:(1)修改参数或者监测数据的;(2)干扰采样,致使监测数据严重失真的;(3)其他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行为。这就是说,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是直接入刑了。

那么,谁有动机打环境监测数据的主意?

首先大家能想到的应该是重点排污单位。所以,不意外,《解释》第1条就开宗明义规定:重点排污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6)


回复

2017-01-07

没有人不敢做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183****5008
回复

183****5008

2017-01-02

这样的人该枪毙

回复

2017-01-01

这很难杜绝。

回复

2016-12-29

大好河山

回复

2016-12-29

有这功夫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治霾

回复

2016-12-29

可恶

回复

2016-12-28

本来就不应该造假

回复

2016-12-28

还是要加强

翠儿
回复

翠儿

2016-12-28

环境保护靠自己努力!

回复

2016-12-28

回复

2016-12-28

有的是

回复

2016-12-28

138****8644
回复

138****8644

2016-12-28

必须心存敬畏

纯真的孔子
回复

纯真的孔子

2016-12-28

回复

2016-12-28

肯定的

回复

2016-12-28

很有针对性

回复

2016-12-28

回复

2016-12-28

b

杨岳峰1991
回复

杨岳峰1991

2016-12-27

严格执法

回复

2016-12-27

只要你想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