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这四年”之三:习近平的治党方略党不自我警醒,谁还能叫醒你呢?
“八项规定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
责任编辑:陆远明 苏木树
“八项规定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
“温水煮青蛙,青蛙不知不觉就死去了。一个人也是如此,职务升迁了,生活变好了,信念就可能慢慢消失了。一个党不能去自我警醒,那么谁还能叫醒你呢?”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之后,中纪委“打虎”力度不减。2016年11月8日,六中全会后的首虎、原安徽省委常委陈树隆落马。3天后,原河南省委常委吴天君被查,紧接着河南省政府党组成员路国贤在11月23日也被拿下。
半个月之内,3名中管干部相继落马,给六中全会的主题“全面从严治党”又增加了注脚。
全面从严治党,有破也有立,十八大后反腐发力的同时,作风建设也在推进。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从严治党必须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做起,规定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将不能超标配备车辆,退任后要及时腾退办公室用房。
这不是中央政治局第一次在会上讨论管党治党问题。十八大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共召开了49次会议,其中至少有19次会议涉及治党议题,涵盖了党的组织工作、纪检工作、巡视工作、群团工作、统一战线工作、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工作等各个方面,体现了治党的全面性。
这些议题及随后的具体工作部署显示,几年来,中共中央力图通过思想来建党,通过制度来治党,通过规矩来立党,将管党治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赶考”远未结束
腐败“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
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之后有两次讲话更显意味深长。2013年7月,在革命圣地西柏坡,他告诫全党,“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三年后,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
在“赶考”的路上,如何对待腐败是一道绕不过的题。“如果习近平不反腐,再过10年就反不动了,那时候既得利益集团会变得很强大。”2015年3月22日,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采访时,曾这样形容反腐的紧迫性。对此,中国共产党有着足够深刻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明确使用了“致命伤害”和“亡党亡国”这样的严厉用词,来说明腐败的潜在危险。
十八大之后,从“首虎”李春城开始,至今已有112名中管干部落马,此外50名左右“军老虎”被查处。与之前的反腐对比,此轮反腐的亮点之一是“上不封顶”,这四个字源自习近平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
在他讲话前不久,苏荣、徐才厚、周永康已落马,此后令计划、郭伯雄又相继被拿下,他们的落马打破一些高官“刑不上大夫”的幻想。
“大老虎”们疯狂,“小苍蝇”们的贪腐同样触目惊心。河北秦皇岛,一个区的供水公司总经理马超群涉案过亿,纪检部门在其家中搜出了巨额现金和黄金。
巨贪的“小官”中,有人曾想通过逃往异国他乡的方式躲避应受到的惩处。江西鄱阳县财政局一股长李华波就携带了9400万赃款逃至新加坡,被称为“亿元股长&r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