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为何会招人骂?

面对质疑,无论是捐款人还是募捐人,慈善可以辩解吗?

 

2016年11月30日,深圳,罗一笑的父亲罗尔现身回应传言。(视觉中国/图)

如果一个男人有三套房子,一套准备留给儿子,一套留给现在的老婆,另一套计划自己养老要用——这样的男人,即使不是好男人,至少也是个正常的男人,但为什么罗尔的辩解却招来这么多人骂呢?

罗尔事件的争议,本来在他与微信官方退回打赏之后,舆论慢慢平息。没想到罗尔一接受采访,舆论又一次大哗。

一边倒的舆论,当然与罗尔的做人做事直接相关。但退一万步讲,他并非十恶不赦,也没有做伤天害理之事,为什么却这样被千夫所指?他到底错在哪里?

仔细看来,罗尔只干了两种活,做了4件事。第一种活两件事,都跟钱有关,收款和退款,一退一收,做的事打平。第二种活也是两件事,都跟传播有关,写了一篇热文,接受了几个记者采访,先是一片同情,后是一片骂声。本来事情因钱而起,随着钱的解决,舆论告一段落;但因为多余的话,又平地起风雷。

这让我想起王石,当年他也是因为钱而生出风波,因为多说了话而搞得狼狈不堪。

5·12汶川地震发生当天,万科集团第一时间捐款200万。万科的反应不可谓慢,但随着部分网友质疑万科“200万不足净利万分之四”,王石坐不住了,5月15日他通过个人博客回应,抛出“慈善负担论”,遭到舆论的万炮齐轰,并波及万科股价连续6个交易日狂泻,市值蒸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8)


回复

2016-12-12

研究慈善不如研究人的心里有意思 我得到的经验是政治 娱乐圈 慈善等领域是不适用个人的道德和个人简单的是非观的 不要和舆论抗衡 自己觉得对的事去做就好了不要广而告之以求共识 说好听点就是做事圆滑些 不好听的就是虚伪一些 学学政治家和娱乐圈的明星

我才不是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回复

我才不是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2016-12-11

精辟

回复

2016-12-09

认同

soar21
回复

soar21

2016-12-09

罗尔怎么和王石比???

回复

2016-12-09

q⒊⒏⒊*七9二*196上涨时你是把握到还是踏空下跌时你是回避掉还是被套?

回复

2016-12-09

慈善是在考验庸众的理性水平 而庸众永远在大声疾呼着我们不值得被考验。群体行为的低道德和非理性不用这样学究气的分类归纳了吧 写得远不精彩。

Young
回复

Young

2016-12-09

——怎么办? ——闭嘴

回复

2016-12-08

就第二定律来说,他根本上是因为人对名利名誉的渴望。并且我不认为它是慈善所独有的。比如说,你有一件想做的事,这种情况下你就不能跟别人说,跟别人说别人就会对你这件想做的事发表各种言论,此种情况,你只能用行动来证明。那么也就同样适用辩解律了。。。最后我想说的是好无用的文章啊!

回复

2016-12-08

太庸长了吧

回复

2016-12-08

这篇评论真的很精彩,点到要处了。这也是大众自身所未能察觉到的地方,是事件虽然随时间过去了,但时间的意义还是能起到警醒作用的。这是不是也侧面看到了,无论市场化,商业化多么盛行的今天,人们的内心,精神世界还是向往更高的道德领域。但通常是要求他人比要求自己更多。

富士山上
回复

富士山上

2016-12-08

四个字,恰如其分

回复

2016-12-08

王石是王石,罗尔是罗尔。王石的事可谓升米恩,斗米仇。但罗尔是利用非完整事件的信息来博取同情,近乎欺骗。如果慈善讲道理,面对拥有三套房却不愿拿出一套来救女儿的罗尔,大多数人会讲道理地选择不捐。作者主要描述王石所受不公正待遇,弱化罗尔在事件中的行为,让罗尔坐了一回顺风车。

回复

2016-12-08

这如果不是一篇讽刺之文就是一篇附和世俗之文了阐述了慈善方面公众的道德绑架等定律却不应附和它,这是普遍认识的误区

回复

2016-12-07

越抹越黑。

回复

2016-12-07

每个人最大的慈善是有一颗善良怜悯的心

回复

2016-12-07

什么什么定律,人性固然卑劣,慈善就是为战斗人性的卑劣而生的。慈善就是慈善,人家捐款是真的同情你,而你却带有欺骗性的募捐,只会引起大众唾骂。

回复

2016-12-07

中国好有好多罗尔,磨磨唧唧还写他干嘛,无聊死了,好像作者孔子似的。

回复

2016-12-07

我只想说,喋喋不休很讨厌。

回复

2016-12-07

有一种东西叫道德

爱,咋咋地
回复

爱,咋咋地

2016-12-07

我们讨厌嘴上一套背后一套,可是嘴上和背后成了一套,为什么还要挨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