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的善良胜过聪明的冷漠 “罗一笑事件”引发的六道思考题

网络的威力再次让人瞠目结舌,诚然让人不禁感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责任编辑:吕宗恕

2016年11月30日,深圳,罗一笑的父亲罗尔现身回应传言。(视觉中国/图)

估计罗尔自己也未曾想到,通过微信公号给患病女儿筹集医疗费用的举动引发了轩然大波,各种揭黑、质疑和责难纷至沓来。网络的威力再次让人瞠目结舌,诚然让人不禁感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本文无意作出道德评判,只是想从规则层面客观分析此事,梳理一下其中的几个核心问题。

问题之一:谁有求助的权利?

网络上的个人求助案例众多,事后被网友质疑的焦点之一便是:发现求助者经济状况良好,在未用尽自身财产和亲友援助的情况下先行向社会公众求助是否应该?这次也不例外(罗尔被网友爆料说有三套房子且收入稳定)。毋庸置疑的是,陷入困境是发出求助的前提条件。从熟人社会沿袭下来的资源动用路径是“涟漪式”的:自己及家庭的财产不够支付时,到亲朋好友邻居处借钱,只有山穷水尽之后才向陌生人求助(沿街乞讨或者寻求慈善组织帮助)。相信即便当下很多人在面临困境时还是遵循这一路径(网络上的质疑以及共鸣也反映出公众依然认可这一路径)。因此读到个人求助信息时,转发信息或者慷慨解囊的人都有一种推定:此人已经陷入困境,我的帮助有助于他解困(而非致富)。但是现在也有一些个人求助案例反向进行:遭遇困境,首先想到向陌生人发出呼救以动用社会资源,而把自己家庭财产作为最后的保障。正是这种偏差导致了舆论的反扑,因为善意感觉遭到了欺骗或者戏弄(尤其当资助者发现自己的生活质量还不如求助者时)。

法律无法、无意也不该禁止人在陷入困境时求助的权利,也无法对于“陷入困境”作出具体界定。每个身处其中的人对于困境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只有山穷水尽才是,有人可能认为降低生活质量便是。尤其在家人身患重病之时,无法替亲人承受病痛,更会希望以足够财富来保障医疗。

但是,别忘了有一种法律之外的规则一直在那里:公众对于困境的理解是“耗尽了私人资源的山穷水尽”。疾病本身不是向公众募集款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2)


182****1151
回复

182****1151

2017-08-04

人们做慈善是抱着同情心去做,去帮助生活不如自己的人,然而罗尔的三套房子一曝光就被骂,这说明不知道多少捐款的人连一套房子都没有。在人们眼里,罗尔成了骗子,因为比自己有钱,但是那个女孩儿也是真实存在的

回复

2017-01-16

我的孩子叫殷阵,在湖北省黄石八中读初二,班主任杨利红因家长没送红包及没去她推荐的新东方教育上课,长达一年对他歧视打骂,12月20日跳楼身亡,家长四处投诉无门。泣血求助南方报业。我的电话 TEL:13986600346 孩子QQ空间:2374919491已经开放。孩子的聊天记录和同学网友可以作证。黄石八中一年内已经有3起跳楼死亡事件,现在一切照旧。

回复

2017-01-16

我的孩子叫殷阵,在湖北省黄石八中读初二,班主任杨利红因家长没送红包及没去她推荐的新东方教育上课,长达一年对他歧视打骂,12月20日跳楼身亡,家长四处投诉无门,不知道南方周末能否报道关注

回复

2017-01-07

很透彻,很公道

回复

2016-12-31

真棒,真知灼见,入木三分,拨开乌云见太阳!

回复

2016-12-14

牛股解析,加 抠,验证 F27

我才不是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回复

我才不是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2016-12-11

人们做慈善是抱着同情心去做,去帮助生活不如自己的人,然而罗尔的三套房子一曝光就被骂,这说明不知道多少捐款的人连一套房子都没有。在人们眼里,罗尔成了骗子,因为比自己有钱,但是那个女孩儿也是真实存在着的额

回复

2016-12-10

之前由于不太懂,随便选了平台理财,结果亏了不少,夫妻两因为这事吵了不少,这次我留意了绿化贷很久,收益率高,安全,这不投进不是很长时间,拿了利息买了礼物给老婆,她开心我就开心了!

 墨明棋妙
回复

墨明棋妙

2016-12-04

有能力救自己先救,亲友先上,然后是求助,这个顺序吧 他朋友说顾及脸面啊什么来着,不愿意向朋友借钱。对啊,向朋友借钱是要还的对吧。 向社会求助不用还啊! 我觉得脸面啊什么都是扯淡,当时威信公众号一发布,小女孩马上被推向社会,连底都被人查出来,成年人难道没想不到?他就没想过就他三套房的情况,绝对会引起反嗜?

大肚

2016-12-03

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总是真实存在的呀!

 墨明棋妙
回复

墨明棋妙

2016-12-04

我觉得相当不诚恳。带个口罩,看他回应的那些话,啥玩意哦! 自费几万钱,三套房子,8月份还在微博里沾沾自喜策划大师,随便策划下策划费几万到手,在他老家什么有为青年。

星星

2016-12-02

还戴个逼口罩!他以为他谁!欺骗利用社会良心!社会的毒瘤、癌细胞!

大肚
回复

大肚

2016-12-03

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总是真实存在的呀!

seathinker
回复

seathinker

2016-12-03

还有一点作者没有提到,其实加速信息的流转,本身是有利于更快速地贴近真相的。这一点,在对比微博和微信上虚假信息被澄清的过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所以,即使不是出于善良,仅仅是为了推动真相的发掘,转发也是有益处的。从这点说,不转只是自保的精明,而转发才是更大的智慧。

回复

2016-12-03

个人而言,对此类的关注会降低很多。

回复

2016-12-02

网络求助越来越多,都是身边朋友转发的,给人一点点帮助,积少成多,遇到真正困难的人的确能够帮助他们,我们自己也觉得欣慰

回复

2016-12-02

各种套路,少中招吧

回复

2016-12-02

这就是现在炒作的套路,道歉也是炒作的一道流程,最大的曝光度就是目的

古月荷
回复

古月荷

2016-12-02

一开始我是想打赏的,一看最低5元,好高,算了写得这么好给吧,哪知道一大早就已达到上限了,社会上还是好人多呀。

星星
回复

星星

2016-12-02

还戴个逼口罩!他以为他谁!欺骗利用社会良心!社会的毒瘤、癌细胞!

回复

2016-12-01

网上的要求转发的一些求助信息,时常出现在空间或者朋友圈,然而却有转发文章但几乎不看内容的人,这些人大多出于趋同,害怕被认为不善良,这也类似于一种道德善良的捆绑。傻傻的相信并不好过聪明的漠然。

回复

2016-12-01

有心推动全民免费教育与基础医疗才是真慈善,捐什么我都不捐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