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价格暴涨中的经济密码

煤炭、钢铁等原材料价格暴涨,让正在忙于去产能的中国经济多了另外一重“保供给”的新任务。这意味着什么?

责任编辑:冯禹丁 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陈敏

2016年11月7日,安徽合肥一家钢铁企业的职工在炼钢炉前忙碌。(视觉中国/图)

煤炭、钢铁等原材料价格暴涨,让正在忙于去产能的中国经济多了另外一重“保供给”的新任务。这意味着什么?

涨价,正悄悄成为中国经济工业血脉的“主旋律”。

2016年11月2日,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5500大卡)连续18周上涨,达607元/吨,相比年初的371元/吨,涨幅达63.6%。

据卓创资讯监测,10月9日唐山带钢232—355系列带钢出厂价格2760元/吨,较年内低点涨幅980元/吨。

除了钢铁、煤炭等基础性物资之外,原材料市场涨声一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1月中旬,据对24个省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与11月上旬相比,42种产品价格上涨,其中电解铜、焦炭涨幅超10%。

这波行情让人有些猝不及防。原本,去产能一直应该是2016全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之一,但11月3日,国家发改委召开“规范煤炭企业价格提醒告诫会”,强调要高度关注重视煤价过快上涨,要求抑制煤价过快上涨,先进产能尽快释放产量,保障冬春季煤炭供应——“保供给”这一新词脱颖而出,在经济工作中频频亮相。

一边“去产能”,一边“保供给”,原材料市场呈现出一幅奇特的景象。

突然的幸福

钢材价格较2015年涨了将近一倍,“去年连汤都没得喝,今年可以吃上肉了。”

刚刚坐下来10分钟时间不到,丁小平就接了3个业务电话。由于钢铁价格涨幅过快,拿货、出货的定价调整由原来的半月一次,一周两次,变为现在甚至每天都要实时更新。于是,盯紧期货市场指数与上游钢铁厂动向,成为每天必修课。

丁小平是广东易创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们公司的规模在华南最大的钢贸市场广东乐从钢铁世界中属于一线行列。在钢铁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对市场的经验判断愈发谨小慎微起来。

“市场变得太快了,你根本反应不过来。”他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钢材市场从春节之后急速升温,到11月份的最高点之时,市场均价将近是2015年的两倍。“去年连汤都没得喝,今年可以吃上肉了。”

好日子来得太快,不得不让他心里发虚,因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159****8384
回复

159****8384

2016-12-25

产业格局和环保的调整

回复

2016-12-20

生意难做

回复

2016-12-08

政府管太大太烂!

回复

2016-12-05

踏准市场节奏,赚足上涨波段,规避下跌风险。指导个股买卖q3⒏3.七921*9六

追寻天枰
回复

追寻天枰

2016-12-05

淘汰落后产能,短期会波动

回复

2016-12-04

请问而今眼目下,有什么不是上涨的?某个三四线城市的某个楼盘,三个月前每平方米价格6000元如今已涨到7400元。三四线城市房子积压那么多还一个劲儿上涨,能用涨价手段“去库存”? 唯一的解释就是票子多了,股市与楼市的“蓄水池”有了溃口。这叫什么?答曰;通货膨胀。一次大的通货膨胀能将有产者变为无产者。那是经济萧条的序曲。

回复

2016-12-04

手太长

回复

2016-12-04

脱离市场规律的宏观调控 一如不健康的房地产市场

回复

2016-12-04

行百里者半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