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没有必要有任何恐慌” 北京“耐药雾霾”风波背后
“总体上没有意外,我们早就知道耐药基因分布在环境的方方面面。”
责任编辑:吕明合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张安彤 万晓华 王倩
“总体上没有意外,我们早就知道耐药基因分布在环境的方方面面。”
在人口较密集的中国东部,其抗生素排放量密度是西部流域的6倍以上。
合理用药和隔离治疗是抵御耐药菌最为有效的策略。
最新引发公众对空气污染担忧的,是肉眼看不见的细菌。
连日来,哥德堡大学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中心主任和萨尔格学院教授Joakim Larsson2016年10月在Microbiom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因为戳到了公众的痛点,正持续发酵。
这篇名为《人类、动物和环境耐药基因组构成》的论文,从人类、动物和全世界不同环境收集的总共864种DNA样品中寻找细菌中的耐药基因。其中有350份样本取自人类,145份样本取自动物以及369份样本取自外界环境。引发公众关注的,是他们选取了来自北京的14份空气样本。
结果发现,北京雾霾的空气中含有平均64.4种耐药基因,其中一种耐药基因抵抗的是现在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肺炎克雷伯菌(常见的肠道细菌)引起危及生命感染的最后手段,被广泛应用在呼吸系统感染、败血症等病症上,是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
这一结论在网络上疯狂被转发,一个最早发布消息的公众号一天时间就获得了十万以上的阅读量。
“今天接到了很多中国记者的电话。”11月26日,论文通讯作者Joakim Larsson教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没想到自己的研究受到如此多关注。
蝴蝶效应正在放大,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关注。很快,为了应对短时间集聚而来的担忧,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都纷纷现身解读,国家卫计委也在准备相关材料。
11月27日,Joakim Larsson澄清无害的观点,被新华社、央视和《人民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但对研究结果,课题组成员和相关学者都表示并不意外。
“总体上没有意外,我们早就知道耐药基因分布在环境的方方面面。”Joakim Larsson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但没想到在空气样本中耐药基因的种类有这么多。”
他们最初选择了美国纽约和加州圣迭戈家庭、办公室、医院三处的空气样本,检测结果和北京相比:空气所含的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的数量上,纽约、加州和北京相当,而在种类上,北京更多。但因为美国样本的数据量不足,无法得出结论,最终研究并没有将之包含在内。
为什么选择北京,理由比大家想象的都要简单。
“我们大部分的数据是从公共数据库中获得的,北京的数据是仅有的在开放数据库中可以取得,且数据质量达到我们分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