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班只是应试高烧的表象

如果不是媒体连续报道,真不清楚校外培训机构会“疯狂”到如此地步。有人说,学而思绑架了中国教育,是如今应试教育现状的罪魁。

责任编辑:苏永通

(视觉中国/图)

如果不是媒体连续报道,真不清楚校外培训机构会“疯狂”到如此地步。有人说,学而思绑架了中国教育,是如今应试教育现状的罪魁。

但这个板子是否打错了?

不妨先打个赌,现在就是立刻把学而思全部关门,媒体报道的多数情形肯定照样上演,甚至会有比学而思更“学而思”的现象出现。公办学校也是暗流涌动。不信,随便到中国各地的中小学看看,包括顶尖学校,应试现象同样令人担忧。尽管政府一直积极应对,可“越管越严重”的怪圈却始终难以摆脱,现在连幼儿园似乎也不能幸免。

所以,学而思不过做到行业极致而已。或者说,学而思及所有的“疯狂”,只是中国基础教育持续高烧的表象,并非病因。

应试教育:学而思的“大恩人”

病因是什么?通常认为是当今社会就业及竞争压力的折射,考上名牌大学就意味着一切,加上“金榜题名”等科举传统文化基因的作祟,“出人头地”等功利目的的起劲搅和,应试教育自然越烧越旺。

这些原因肯定都有道理,并且教育界对此均无能为力。不过除此之外,笔者认为,高考制度本身也有责任,尤其统考,是否成为应试局面出现并加剧的症结所在?

道理很简单,有比较就有竞争。因为不论全国还是分省,只要有统考,所有县市、所有学校、所有学生,肯定都要 “分分必争”地被“分”出个高低,肯定都要期待万众瞩目的各级“状元”花落谁家,范进中举的现代场景就会在民间不断上演,少数人成功以多数人失败为基础的规律就会继续。而且,有多大的比较范围,不出数年周期,就会有多大的“名利场”。这与扩招比例无关,“二本”目前在不少地方已不“算”大学。

在这种严酷的竞争高压下,教育的一切行为几乎都会变形,乃至扭曲,难以保持理性。因此,统考之“弊”大于“利”。国外就多采用高校自主招生的办法,包括计分等级制。中国同样有值得关注的案例。比如目前的艺体类招生,就明显减弱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9)


回复

2017-03-16

回复

2017-03-02

身边的很多同学,搞什么培训班,自主创业,都是找大学生去做老师,单纯就是做做题,再稍微对着答案讲一讲,如果是换做是我肯定不会选择这样的补习班

153****6855
回复

153****6855

2017-02-06

到底是谁绑架了中国的教育?

李大胆
回复

李大胆

2017-01-25

最根本的原因,教育产业化

容纳百川
回复

容纳百川

2017-01-22

可悲的教育

回复

2017-01-12

如果教育部想大规模改革,就会触动现有环节既得者的利益,比如现有的考生与培训机构之类的。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虽然保险,但始终实施不了触及核心本质的改革。

回复

2017-01-12

这只是一个恶性循环,一方面应试教育加剧了补习班泛滥的现象,另一方面补习班也给应试教育火上浇油。教育部改革无法摆脱这种定式,因为小程度的改革成效微弱,还会被强大的应试惯性给埋没,大程度的改革既不能也不敢。触一发而动全身,在此时这种大环境下,除非像五四运动全面而盲目的捅破这种体制,但是这完全不现实

回复

2017-01-06

中国教育的可悲

回复

2016-12-29

这里面有腐败。学校跟培训机构勾结,由老师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培优班,从中间拿提成。

回复

2016-12-19

孩子们辛苦了!

回复

2016-12-15

值得反思

回复

2016-12-11

最终苦的是孩子,坑的是民族

回复

2016-12-11

每个人身在其中,不能自已!

回复

2016-12-07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他/她有自由的灵魂,而不是高效的运行程序———不能把人当工具来培养,那哪叫培养啊?

回复

2016-12-03

有远见的家长会培养孩子多方面的才能,并不限于成绩。

185****3625
回复

185****3625

2016-12-03

当前的教育制度,或许有不完善的地方,或许是致命的缺陷,然而能在有13亿人口的中国,让所有人都相对公平的参加选拔,并非易事,培训机构的出现则是市场有这样的需求,需求来自哪里,来自人们的选择,不理性和偏执的念头,以及社会大背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许才是原因吧

testjxnxnx
回复

testjxnxnx

2016-12-03

教育

seathinker
回复

seathinker

2016-12-02

板子打在高考上恐怕不靠谱。看看北京就知道,培训班最火爆的是小学,越往上反倒越少。而北京最激烈的又属海淀。原因其实很简单,入学制度才是最重要的推手。没有统考,各重点中学只拿一部分名额点招,大大增加了竞争程度。而各种加分制度又催生了各式各样的坑班

随心且随缘
回复

随心且随缘

2016-12-02

“教育本性是农业的,艺术的,而非工业的,一旦教育变身为技术,训练尤其精准训练,无疑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时,启发善诱,触类旁通,循序渐进,这些颠扑不破的教育铁律,在此也会变得多余。”文中的这段文字说的真好!教育资源缺乏、职业收入差距、教学评估僵化、家长错位期望等等犹如高高的围墙将我们的孩子关在了应试教育的围城里,教育的改革举步维艰,但是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教育官员、我们父母都能身体力行地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个性特点做点实事,犹如凿壁取光,好让孩子们感受到阳光的温暖、空气的清新和心灵的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