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式”救灾的困境

由于政府救助力量十分微薄,国际援助面临诸多障碍,缅甸灾区的百姓唯有依靠民间互助和投靠寺庙,而这些相对于庞大的受灾群体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责任编辑:李梁

救助站里的人 本报记者王轶庶摄

由于政府救助力量十分微薄,国际援助面临诸多障碍,缅甸灾区的百姓唯有依靠民间互助和投靠寺庙,而这些相对于庞大的受灾群体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政府的微薄救援
仰光,莱达亚工业区阿墩村小学前的水泥路上,37岁的参吴住在政府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他是阿墩村人,整个村子一共有三千多户人家,5月2日的风灾使得超过两千家房屋被风刮走,片瓦无存。此前一天,参吴的妻子产下他们的女儿,由于这场强热带风暴的关系,虽然这个小女孩还没有取名字,但已经有人开始叫她“纳尔吉斯”。

政府给村民们搭建了30座一字排开的帐篷。记者看到,帐篷里家徒四壁,每户不过一锅一碗。即便如此,这少得可怜的帐篷对于众多失去家园的村民来说,远远不够,更多的村民只能临时寄居在寺庙和学校里。

村民们说,5月10日,缅甸政府领导人来此视察,借此机会,每户居民领到了一升米。在此之前,风暴过后,整个村子的所有村民共得到了120袋大米,这是政府唯一的支援,早已经分配吃光。“我们有时有食物,有时候没有。”参吴的妻子玛叮叮优说。这也是所有村民面临的困境。

这是政府所有21所救援营地中的一所。由于每个帐篷只能居住6人,这些所有的救援营地不过仅仅能解决四千多人的住宿问题。而据联合国人道救援机构的估计,遭受风灾的缅甸有超过150万需要救援的灾民。也就是说,政府的救援杯水车薪。

由于位于仰光的郊区,这里的交通相对便利,救援也较容易抵达。5月8日,美国驻缅甸高级外交官维拉罗萨说,在风暴的登陆地——伊洛瓦底省三角洲地区,风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