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读……

对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青年人来说,他们所想象、向往的那个时代,其实只是“二手时间”。

责任编辑:刘小磊

雷颐(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二手时间》,[白俄]S.A.阿列克谢耶维奇著,吕宁思译,中信出版社,2016

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中国本来寂寂无名,虽然有识者多年前就译介出版过她的作品,但一直不为众人识,直到去年得奖,才得到社会重视,她的作品与经历,突然广为人知,不必多说了。《二手时间》,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讲述了苏联解体后,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受访者从学者、工程师、公司经理到清洁工、女服务员,年龄最大的六十多岁,最年轻的只有二十一岁。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对这段转型的感受非常不同。苏联解体,曾经的苏联人或被骄傲地称为“苏维埃人”,或被嘲笑为“苏联分子&r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


SilverBullet_Y
回复

SilverBullet_Y

2016-11-15

二手时间。。真的很好看。。永远沉重的斯拉夫民族文学

回复

2016-11-13

苏联瞬间解体、苏共崩溃,不仅西方的政客没有预料到,连生活在那个社会的许多人也茫茫然。有如丧考妣痛哭流涕的,有得意忘形兴高采烈的,有揽镜自照深刻反思的,零零总总的文学作品、社会学专著都陆续问世。如此大的社会突变,总是有好多征兆。“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见微知著,其实它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是官方掌控的媒体的虚假宣传给大多数人以幻觉而已。重读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那就是本民族的一些人掌控国家权力后向本民族的知识精英展开肉体与精神双重折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