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宫”30天,航天员怎么过?

跟天宫一号相比,天宫二号给航天员们提供的更像是一种“家”的体验,为了适应这个“太空之家”,航天员可是反复“练”过的哦。

责任编辑:姚忆江

航天员景海鹏在返回舱进行手控交会对接训练,航天员的一招一式都是平时辛苦训练出来的。(秦宪安/图)

2016年10月19日凌晨3时3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顺利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这是中国航天的又一历史性时刻,两名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宣告“天神”组合正式开启了“天宫生活”。

大众对天宫这个名词绝对不会感到陌生,吴承恩的《西游记》中描写的“天宫”让人感觉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影视作品中的“天宫”同样雕梁画栋、别有洞天。如今,两名航天员将在这个不够珠光宝气的“天宫”中生活30天,他们该要怎样度过呢?

说起太空生活,因为失重的缘故,无论是吃喝拉撒睡,还是休闲衣住行样样都成技术活。跟天宫一号相比,天宫二号给航天员们提供的更像是一种“家”的体验,为了适应这个“太空之家”,航天员可是反复“练”过的哦。

家常菜上天了

航天员教员辅导景海鹏试穿抗浸防寒服。(秦宪安/图)

景海鹏进行离心管中加尿样操作训练。(秦宪安/图)

大多数人肯定对航天员的菜谱非常好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俄航天员的菜谱异常单调,只有寥寥几种菜式。时至今日,如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tt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回复

2016-10-24

科普新闻语言妙绝

回复

2016-10-23

人类对太空探索是进步的是必要的,显然的是整个世界都在这样做,不只是中国。 像你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1970年一位赞比亚修女给恩斯特·史都林格博士写了一封信,他因在火星之旅工程中的原创性研究,成为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太空航行中心的科学副总监。信中,修女问道: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他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而他回了她一封信,告诉她人类为什么要研究宇宙,建议你去看看

klgldskowjfd
回复

klgldskowjfd

2016-10-21

我的意思是政府应该让先进的技术惠及民间,而不是只做做样子巩固权力.

klgldskowjfd
回复

klgldskowjfd

2016-10-21

nasa是美国的非中国的,中国政府很多做的事面子工程,药物是仿西方的,还阻碍引进,武器和地铁都是靠西方技术,可喷的很多,建国后让外蒙古独立,送土地给曹县,助纣为虐,,有什么创新的前沿技术呢?

回复

2016-10-21

如果你想知道民间有没有受益,请你去看看nasa对一位修女的同样质疑的回答,自己对中国的进步没做出什么贡献,就乱喷,可耻

klgldskowjfd
回复

klgldskowjfd

2016-10-21

政府喜欢拿航天来秀优越,试问民间有没有受益?与曹县勒着裤子造核弹和导弹有什么差别?巩固威权维持现状?如今中国人对人文还是科学的发展在思想束缚下做出的成就越来越少,到处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