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是产品,难的是监管医美平台,谁来“整形”?

由于缺乏有效审查,一些医美平台,正成为违规违法医美产品的扩散通道。

责任编辑:吕明合

2016年8月12日,上海执法人员捣毁一家非法医疗美容窝点。由于管理漏洞,部分医美平台,已经成了非法医疗美容机构和三无产品的销售管道。(东方IC/图)

“绝大多数医美第三方平台,缺乏资质审核的能力。”

在一些医美平台上,排名靠前的多半是无名的“小机构”,产品价格经常低到“不可思议”。

由于缺乏有效审查,一些医美平台,正成为违规违法医美产品的扩散通道。

刚过七点,婷婷就收拾妥当、准备出门了。她要横穿上海,上门为顾客提供“无针水光”的服务。

婷婷是自称国内领先的美容业O2O平台“河狸家”的美容师。从业六年多,她却在2015年辞去了在美容院的工作,拥抱移动互联网。自此,世界上少了个美容院里的按摩师,却多了个能利用网络接单,并提供上门服务的三星级“手艺人”。

在婷婷的网络店铺内,无针水光是最热销的产品之一。想要预约,方式简单至极:

“下周二下午有空吗?”

“空。”

“如果我来做无针水光,提前通知你。”

“好。我提前排出时间。”

河狸家平台上的几个字,几乎就可促成一单396元的“面部+无针水光”生意。

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它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容貌和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属于“医疗美容”。标榜着“无创”,婷婷将无针水光默认为“生活美容”,“无需医生资质,平台上很多店铺都在做”。

“一点创面都没有,液体怎么进入人体呢?”原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注射中心主任全玉竹觉得这种说法“很扯”,“先不论产品的真假,美容师往往缺乏无菌概念,操作过程中极易发生污染,导致不良症状的出现。”

包括注射、激光疗法在内的微整形术,由于见效快、风险小,正成为医疗美容中的主流方式。根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的测算,2014年全球医美总量约2020万例,非手术类占比52.3%,其中肉毒素、玻尿酸注射合计占比高达70%。

在中国,这些业务,现在正被多种互联网医美平台占据。新氧、更美、美黛拉、悦美……目前市面上的医美平台超过30家,几大“巨头”的用户规模均达数千万,入驻的机构、医生也以千、万级计。医美平台的兴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医疗美容服务,也滋生了新的问题。

超范围使用的“水光针”、从未批准的美白针、严格禁止的“血清嫩肤&rdq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