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步轩:将猪肉卖到极致 “北大屠夫”辞公职

“现在做出一点成绩,将卖猪肉卖到极致,综合起来也不觉得丢人了。”

责任编辑:刘斌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16年9月24日,陆步轩正在广州的东山肉菜市场里的壹号土猪档口为顾客砍肉。(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对于修地方志和卖肉这两件事,陆步轩觉得,两者是一个道理,“拿笔修志讲究秉笔直书,拿刀卖肉要足斤足两,都是童叟无欺。”

北大身份曾是一个他试图掩盖的枷锁。在大学生匮乏的年代,毕业于中国最高等学府,尝试了许多工作都没成功,最后因生活所迫,从事起技术含量较低的屠夫工作,充其量是个工匠。心存傲气的陆步轩当初一直觉得,“自己对不起母校的培养”。

“现在做出一点成绩,将卖猪肉卖到极致,综合起来也不觉得丢人了。”

刀与笔之间,陆步轩在知天命的这一年,再次选择了刀——杀猪刀。

之前,这个农村出身的北京大学1989年毕业生,一辈子的梦想就是能进“公门”,能靠拿笔吃饭,却最终阴差阳错地成了拿刀卖猪肉的屠夫。

郁郁不得志多年后,一篇《北大才子长安街头卖肉》的报道让他名声大噪,被冠以“北大屠夫”的名号。随之2004年,他被西安市长安区政府录用,成为区档案局地方志办公室科员,又如愿拿起了笔。

2016年8月17日,50岁的陆步轩辞去已经干了12年的公职——尽管再熬三年,他可以提前退休。辞职后,他加盟了广州一家食品企业,职责是“拿刀屠猪”和“教授屠猪”。

“拿了十多年刀,又拿了十多年笔,拿笔和拿刀有什么不一样?”2016年9月24日中午,在广州维多利大厦一间办公室内,面对南方周末记者的提问,陆步轩手握酒瓶,思忖良久,“拿笔不一定能秉笔直书,拿刀却能足斤足两。”

他呷了一口酒说,一刀下去,八两就是八两,一斤就是一斤,“公平,痛快”。

“北大毕业生怎么能当屠夫?”

9月24日早晨9点半,在广州东山肉菜市场一处档口内,陆步轩手握一柄杀猪刀,飞快地将一扇猪剔出排骨,骨肉分离。

一名前来买肉的阿伯认出了陆步轩,知道他是从北大毕业、有学问的杀猪佬。陆步轩欣然认可。可是如果要是放在他刚从北大毕业那会儿,他怎么也不会答应自己在一片猪肉身上“做文章”。

1985年7月,陕西省长安县鸣犊镇高寨子村传出了一个喜讯:陆步轩以高出录取线一百多分、陕西省第十四名、长安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村民们兴奋异常,奔走相告,“村里十几年来终于出了一个能去天子脚下读书的了不得的人”。

在北大四年,陆步轩的日子过得很平淡,每天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他自嘲说:“脑筋比较老”。

陆步轩喜爱方言和训诂学,原本希望能继续留在北京做学问,但天不遂人愿,陆步轩从北大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回西安。那段时间,这个懂得茴香豆的“茴”字有八种写法的大学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