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晓风书屋遇困城市不需要实体书店?

在我看来,晓风书屋,对福州这座城市而言,不仅是一间书店,也是文化地标,更是这座城市不应失去的精神气质。

责任编辑:蔡军剑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据2016年9月1日《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调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时指出, “文化是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上海要支持实体书店发展,中心城区、尤其是多功能集聚区域要为书香留出更多空间。”

韩正有关实体书店的这一番话,让我眼前一亮。就在同一时间,我们福建省内的媒体如福州日报、海峡都市报、人民网福建频道等,纷纷聚焦福州一家实体书店——晓风书屋。“晓风书屋屏山店无声谢幕”“福州鼓屏路晓风书屋这回‘真死’了吗?”“福州晓风书屋关闭,创始人许志强:自身经营原因,本想悄悄走”……何以一家书店这般牵动人心呢?或许,普通市民的心思跟韩正同志想的并无二致,也即希望中心城区能为书香留出更多空间。

在我看来,晓风书屋,对福州这座城市而言,不仅是一间书店,也是文化地标,更是这座城市不应失去的精神气质。

每个星期,我都会来到福州鼓屏路晓风书屋(这是是晓风书屋唯一处于福州市中心的店,晓风另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tt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5)


回复

2016-10-11

现在的很多书店都被教辅占领了。

回复

2016-10-06

电子阅览永远代替不了纸媒,支持纸媒,支持实体书店。

回复

2016-10-03

重庆这边的晓风书屋,我常去。可入眼多是教辅工具,杂志文本只有两三书柜架。毕竟为了生存。还有就是西西弗书店,在一个大楼的小旮旯里面。

回复

2016-09-30

福建这么大,容不下晓风书屋。愿它能生存下来,下次去福州还能踏入。

回复

2016-09-25

纸质图书未来有多大市场?这取决于青年如何认识到纸质图书独到的品质!青年决定了未来!

回复

2016-09-25

就世界范围内看,在电子媒体的压迫下,纸质图书萎缩了。这是一个现实!但纸质图书不会消亡,纸质图书有电子媒体不可取代的品质!

回复

2016-09-25

我以为这不是社会畸形发展世风日下,实体书店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就要消亡。我们需要一个文化氛围十足的地方看书但我们买书却又在另一个地方,那么谁来为这个看书的地方买单,实体书店就不应该思考出路在哪而指望文化人社会人去良心发现

回复

2016-09-22

纯粹只有书的书店,小部分人需要,大部分人需要看书的地方,另外网购便宜,基本上没有实际意义了,可以考虑其他功能性的转变。

回复

2016-09-21

是的。

曲阿君子
回复

曲阿君子

2016-09-19

无论科技发达到何种程度,都需要有飘着书香的书店!

倦依西风龙
回复

倦依西风龙

2016-09-19

这个社会已经畸形了,几千年的看书传统会慢慢消失吗?

回复

2016-09-19

扶持也只能引导,真正重要的是找准书店现代角色的定位,电子书替代是必然的,但像手表一样也是能生存的!

klgldskowjfd
回复

klgldskowjfd

2016-09-18

世风日下,文化自信只是说说。

bulagezhiye
回复

bulagezhiye

2016-09-18

软实力!!!!

回复

2016-09-18

“可以说,一个有洁癖的创业者,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注定艰难。”

方㊣
回复

方㊣

2016-09-17

记得那会儿在漳州上学那会儿,老师们都一直推崇的晓风书屋,环境优雅服务周到,很有氛围,没想到~~

159****1554
回复

159****1554

2016-09-17

现在书店是越来越少了,大多数的书店是多样化经营。更喜欢以前书香四溢、安静的只有书的书店。虽然大多数的书在互联网上都能找着,但割舍不了也代替不了拿着书本的感觉。

回复

2016-09-17

说尊重市场规律的同胞一定不懂市场规矩,如果尊重市场规律万能,何必还需要明星公知站台,宣传人类要保护濒危物种。人文书店在今时今日,也是濒危物种,一旦消亡,不能再复原。说到扶持,其实并不为过,以广州为例,政府在建设省图,市图,区图花了大资金,大力气,但是文化阵地也不能全靠政府,有民间力量加入更好,如果战友有困难,难道不该扶持吗?

拖拉扶手机
回复

拖拉扶手机

2016-09-17

一群看电子期刊的人瞎操实体书店的心 文化不仅仅是一二间书店 放心 书店都消失了(也该消失了)文化也死不了

追寻天枰
回复

追寻天枰

2016-09-17

有个地方,有好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