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言】世俗威权主义不是最坏的选择

对转型国家来说,陷入民粹主义陷阱,把本国搞得一团糟,是坏事,但还不是最坏的事。最坏的事是陷入反文明的原教旨主义陷阱,祸乱整个世界。

责任编辑:陈恺辰 蔡军剑

也许十年、二十年或五十年后看,这一事件的世界历史意义才会完整呈现。2016年9月2日,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去世,享年78岁。1990年3月,他担任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1991年8月31日,乌兹别克斯坦宣布独立。同年12月30日,他担任独立后的乌兹别克斯坦首任总统并连任至今。一个时代终结了?

在中亚五个斯坦中,面积最大的是哈萨克斯坦,但人口体量最大的乌兹别克斯坦,总人口超过3000万,几乎是第二名哈萨克斯坦的两倍,其他几个斯坦的人口都只有几百万。所以,在人口体量意义上,乌兹别克稳,中亚才能稳。故而,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机构,设立在乌兹别克首都塔什干。中亚安全,事关中俄安全,长远看也事关全世界安全。

那么,怎么样才能维护乌兹别克及中亚安全呢?

在冷战结束后,曾有两种观点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一种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0)


klgldskowjfd
回复

klgldskowjfd

2016-09-18

工业时代的世俗的中产阶级是现代社会的主体,应该获得政治参与和发言权。威权一词带有武力屈服和私欲的意味。

SilverBullet_Y
回复

SilverBullet_Y

2016-09-17

在不成熟之前难道不需要权威吗。一个初出茅庐的现代社会,脱离字面上的封建社会才一个世纪,就有很多幼稚的人嚷嚷着民主的真谛,要实行最纯粹的民主。他们以为自己可以hold住这种民族根性上的巨变,但是他们真的理解民主的真正意义和作用吗?忘了印度忘了伊拉克这一个又一个的例子吗。经济自由的权威主义是最现实的理想主义化身

lwtz
回复

lwtz

2016-09-14

专制极权都是威权,威权不一定都是专制极权。有比较单纯的威权,台湾、南韩就经历过这样的威权,缅甸的前军政府看来也是。说比较单纯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威权时期都面临比较严重的内乱外患,因而他们易于采取传统的统治形式,但这类威权一般实行的都是私有制经济,政治上对自由、民主、人权等普世价值还是承认的,或者是在压力下容易被说服,转型起来相对容易。这样的威权多是右翼政府,世俗威权不一定是坏的选择的观点如果成立的话就不乏这样的例子。极权直接向民主制转变有前东欧的一些国家,付出的代价不一,有的陷入民族冲突,血腥暴力,有的只是经济下滑,但总的说来有意思的是,这些国家都没有选择一个所谓威权的政体来作过渡,他们大概根本就没有想到威权何以能够拯救他们国家的经济,或者他们才脱离极权,对极权经验挥之不去,不会考虑与极权某些做派相似的另一种体制

回复

2016-09-14

读了这篇文章作者的观点是赞成新权威主义的。历史上无数次出现过;一个人的权力决定国家兴衰的实例,国因一人而兴、国因一人而亡。例如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因为唐代的皇帝李世民、李隆基二人。李世民为了夺取皇权杀了他的哥哥李建成、杀了他的弟弟李元吉并且抢了他的弟媳妇做小老婆。李隆基不仅抢了自己的儿媳妇做小老婆而且还一次又一次杀自己的几个儿子来巩固权力---著名的阳台诗:“种瓜阳台上,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这些被赞颂的统治者,在他们的文武百官治理下,国家一时兴盛,但这些统治者的精神人格都十分低劣,为了权力,杀自己的兄弟们、儿子们。尽管他们有过所谓的“丰功伟业”但是却无法脱离“人治”的藩篱而使国家走向持久的繁荣。韩国由权威主义走向民主社会而它的对面朝鲜却还陷在极权制度下,新领导人上台后,为了巩固权力,杀了众多官员包括自己的姑父。治下民众尚未解决基本温饱,他却一再的玩弄核武。这个政权将来如何?大多数并不看好。至于乌兹别克斯坦当了27年总统的卡里莫夫刚刚去世不久,这个国家如何演变尚未可知。 总而言之,一个国家建立在“人治”基础上是不大靠得住的。只有“法治”方能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

lwtz
回复

lwtz

2016-09-13

极权威权是否有理、是否被人们接受,最大的问题在于民意的不能确定不可确定,无论在其内部还是外部,我怎么知道你是什么立场态度?我怎么能肯定呢?你是否被洗脑、是否被利诱、遭胁迫还是自主自由的表达?我怎么判断党报是党的喉舌还是人民的喉舌?完全无法肯定!这从根本上也就否定了专制(包括所有带有修饰语的专制体制)得到人民接受甚至拥护支持的胡言滥语。人们只能从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方面对人民的政治需求做出一般性的推测。民主社会当然不存在这个问题,就因为表达是自由的不受警察权力管制的,在这种真实表达的条件下,人民自治的社会制度才在颠扑挫折的文明演进中最终取代一切专制形式而畅行天下

klgldskowjfd
回复

klgldskowjfd

2016-09-13

威权是用武力反/智,老毛身为读书人,一朝掌/权,欲望冲昏头脑,文隔狠斗知识分子,反/智达到极点,看称野蛮的绝地反/攻。

sozzz
回复

sozzz

2016-09-13

值得思考。我理解是:威权对应于猪,民主对应于人。猪的愚蠢培养了威权,威权的方式管服得了猪。对猪讲民主是种浪费。

回复

2016-09-13

国学者,仁为其本,学统其源,礼总其端,明以修身,政固其心,仲舒随时而演,程朱按理相循,阳明割竹观心,开化五识,六艺随身,国学至圣,学需宗经,

lwtz
回复

lwtz

2016-09-12

世俗威权还行是吧,这类腔调暗指什么意思是明明白白的,近几年持这种论调的人有从高知向中知甚至低知、无知人群扩散的趋向,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真是人们对所谓“世俗威权”已经由反感排斥渐渐转为好感和接受了么?源于绑匪故事的斯德哥尔摩效应是威权政治的一种,几个人的绑票行为可以对人质产生赞同效果,这种行为上升至国家量级对人质的影响又将如何?只有生活在威权国家的人最有感受,当然可以是截然相反的感受,该文作者的感受是威权不是最坏的,接下去呢,威权是可以接受的、威权是适合某国某类国情的、威权是正当的是可以克制民主社会弊病的……但是,这种替威权说话的前提是威权看来还能存在很长时间,还能活很久,所以人们对威权的态度悄然分化了,有的投诚、有的招安、有的变得很中立很独立了,既然说世俗威权还不错,索性变得鄙俗一些何尝不可

klgldskowjfd
回复

klgldskowjfd

2016-09-11

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加深,“历史的终结指的是威权主义的终结,武力退出历史主角,智力让人安康平等。作者的世俗主义是工业时代的中产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