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千年病人”一场壁画展背后的文物工作

韩休墓中所有壁画,要先用棉签沾着去离子水,一点点清理掉泥垢、霉菌等。耗时三个月。

责任编辑:李晓婷 杨嘉敏 实习生 李舒凝

韩休墓中,最大的壁画是《乐舞图》,宽3.92米,高2.27米。画的是胡人与汉人一起鼓乐吹笙、伴舞助兴的日常景象。考古工作人员要先清理再揭取。(陕西历史博物馆供图/图)

韩休墓中所有壁画,要先用棉签沾着去离子水,一点点清理掉泥垢、霉菌等。耗时三个月。

清理之后,再向壁画酥松的部分注入加固剂、对脱落处进行填补,以免在切割、搬运过程中受到损害。

在展柜里站立两个月后,2016年8月20日,韩休墓中的四位高士被重新请回库房。“壁画和人一样,工作久了也要休息。”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强跃用“脆弱”形容它们。

四幅《高士图》刚结束的工作任务,是一个名为“风华重现”的新近修复壁画展。重现的,是唐代风华。和韩休墓里的高士们一起出工的,还有武惠妃墓的仕女、章怀太子墓的仕女与侏儒……很难说这批壁画有15件还是16件——其中一件是双层壁画:在章怀太子李贤墓《仕女与侏儒图》之下,还有一层壁画,大概是早期以雍王身份下葬时绘制了一道,后来追谥太子,又补绘了一道。展览为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馆成立25周年而办,这也是这批唐墓壁画在馆内参与的第一份工作。

此前,它们在地下长存一千多年,间或被拿着洛阳铲的不速之客叨扰,直到近年才被考古工作者小心揭取,存于恒温恒湿的库房。

地底的湿气、病害、盗墓者的无礼,早让壁画奄奄一息。它们需要经历漫长的救治与调理,直至基本健康,才能上岗工作。

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保护部副部长杨文宗做了31年壁画修复工作,他把这行比作“医生”。揭取、修复、展览维护,是“医生”和这些“千年病人”的日常。

盗墓大贼供出国宝

2013年初见韩休墓壁画时,杨文宗和同事是震惊的。不仅为那幅罕见的《山水图》、一整面墙的《乐舞图》,也为北壁西侧《玄武图》上一个触目惊心的大洞。

“盗墓分子怀疑背后有暗龛,挖开看了,结果没有。反倒把那幅画破坏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保护部保护修复中心主任王佳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语气甚是痛心。

西壁的《高士图》原本有六幅,考古工作人员进墓时,已有两幅被盗走。至于墓中其他陪葬物品,早被取得七七八八。

这些,考古人员都有思想准备——韩休墓的线索,原本就是盗墓贼提供的。这位盗墓贼是曾经引起轩然大波的“武惠妃石椁案”主犯杨彬。

2004年和2005年,杨彬曾和他的盗墓团伙多次下冢,从西安市长安区庞留村西侧的唐墓里,吊走了一座重达27吨、精美绝伦的石椁,并用专业手法揭走五幅壁画。2006年,杨彬被捕,次年被判死缓,后改为无期徒刑。

考古学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才知道,被盗的是唐玄宗宠妃武惠妃之墓。史书上的武惠妃,聪慧有手段,颇像她的姑祖母武则天。只是构陷了三位皇子、坏事做绝后,自己把自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1)


回复

2016-09-07

拯救千年壁画着实是一项困难的工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才能修复和维护,这不但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还需要大量资金予以支持,所以说现在为了扩大城市规模拆除一些历史文化遗产建房的房企们,真的不值得,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文化遗产建筑遗产带来的深远影响,也要给子孙后代留点有用的有价值的东西。

回复

2016-09-07

把人弄傻了

回复

2016-09-05

中国考古史比盗墓史晚了五百多年。

回复

2016-09-05

早去干嘛啦?要等准备坏完才修复[怒][怒]

回复

2016-09-05

晕。。。学生哪里有问题了。。。这些苦活累活的你还指望教授来做啊。。。本来学生学的就是这个专业,通常是教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且最初自己也会抱着热情,相信他们能做好,就是工作量大点。。。

回复

2016-09-04

记得有部记录《我在故宫修文物》

回复

2016-09-04

这么大棺椁怎么出境的?

回复

2016-09-04

技术活

回复

2016-09-04

[good]保护历史文化

回复

2016-09-04

先抢救活生生在眼前挣扎的饥民吧。

回复

2016-09-04

问:韩休墓的壁画是谁画的?盗墓贼答:不是我啦!